资源简介 《变形小鱼儿》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变形小鱼儿》这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完画图工具箱里工具以及复制、粘贴之后安排的,先出示变形的小鱼在水里游,从而引出“旋转或翻转”、“拉伸或扭曲”命令,我通过演示,学生操作练习等这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本课知识。 2、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我通过1、情景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课堂中安排了大量的尝试性、探究性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把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美术课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认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3、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会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来进行电脑的绘画,但是因为一周一节微机课,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家里没有电脑,平时练习减少,对于他们来说本课操作上有难度。 4、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电脑画图程序中“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的菜单的使用。 (2)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翻转与旋转的方法变化图形方向,学会拉伸与扭曲的方法改变图形。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翻转与旋转”“拉伸与扭曲”的能力。 6、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拉伸与扭曲”命令,完成电脑绘画任务;把电脑绘画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优势,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想象力的作品。 媒体资源 PPT课件、电脑广播教学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你观察到了什么?出示视频鱼儿游 2、我们用画图板也能变出形态各异的鱼。 1、学生回答:鱼儿游的方向不同;鱼儿的颜色不同;鱼儿的大小不同等 1、利用鱼儿游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本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探究新知 1、看看小鱼是怎么回头的。课件出示图片 师操作步骤:用广播教学软件给学生演示 ??? 第1步: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选择鱼。 第2步: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菜单,选择“翻转/旋转”命令,打开“翻转/旋转”的对话框。 第3步:单击对话框中的“水平翻转”选项,单击“确定”。 刚才我们改变了鱼的方向,现在来看看如何才能让鱼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师操作步骤: 选定工具——拉伸和扭曲 先让学生上前面操作演示。利用广播教学学生演示 学生在下面练习操作。 学生把这幅图变灵活一些吧。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利用广播教学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利用广播教学软件让学生看清每一步的操作。 2、学生结合教师讲的练习操作,这样使知识更牢固。 3、利用学习的知识做练习进一步操作,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之后,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审美,让学生练习。 律动 播放《手指操》 学生跟着做 让学生放松一下 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图片 1、 利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给孙悟空变变变。 1、学生在下面动手操作。 2、展示作品。利用广播教学软件 3、评价作品。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这一步主要通过对好的进行表扬,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对存在不足的进行指导,使得练习能达到进一步完善的机会。并让学生感知作品的优缺点,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自己不足之处的反思。 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 学生谈一谈在本节课内的收获。 课末,我会让学生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板书设计 11、 变形小鱼儿 1、旋转与翻转 2、拉伸与扭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