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1.我的学习小组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连理工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1.我的学习小组 教案

资源简介

《我的学习小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大连理工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学习小组》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WPS文字编辑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WPS电子表格的相关知识,本课以设计制作《学习小组成员一览表》为主题,从插入表格入手,让学生理解单元格的含义,掌握行数、列数确定的方法,以及在已有表格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行、列的添加。
3、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通过四年的信息技术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了相当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在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上,有的学生一点即通,而且能举一反三,应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羊的作用;但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需反复练习。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行、列及单元格的含义,掌握单元格的命名方法及选中单元格的方法;
(2)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并能够根据需要确定表格的行数与列数;
(3)学会为表格添加内容,并能为添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修饰;
(4)掌握行、列的插入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规划表格的行数与列数;
(2)通过插入表格,感知表格的优点——直观、清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规划与整理能力,养成严谨的学习作风。
(2)提升学生间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学校的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行、列及单元格的含义,掌握单元格的命名方法及选中单元格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确定表格的行数、列数制作相应的表格,掌握插入行与列的方法。
难点:根据需要确定表格的行数、列数设计相应的表格,掌握选中单元格的不同方法。
6、教学方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对行、列、单元格概念的理解,教师宜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举实例让学生来理解消化。
7、媒体资源:PPT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导语: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你的学习小组成员有变化吗?你能介绍一下你的学习小组吗?(板书:我的学习小组)
2、出示表格,引导:老师这里也有一张学习小组的成员信息表,大家观察一下,有哪些收获?
3、你也想做出这样一张表格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PS中插入表格。
学生思考回答
仔细观察,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自然地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讲解示范
形成技能 一、插入表格
1、讲解示范插入表格的步骤。
2、强调对话框中的行与列数据。
3、课件出示书中P3提个醒,再次强调提醒学生学生对于行和列的理解。
4、为了更直观的看出行和列的关系,我们还可以通过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表格”按钮,再拖动鼠标也可以完成表格的插入。
5、在表格中的每个小单元格都有他们的名字,打开书P3页,自学日积月累
6、出示空白表格,学生说单元格名字
7、引导学生练一练
二、在表格中输入内容
广播教学插入内容的方法。
1、第一步:将光标置于指定单元格内。
第二步:选择输入法,并参照书中P4页图1.5输入内容。
2、引导学习日积月累
三、插入行与列
1、下面有两个任务要我们完成,想挑战吗?
2、鼓励生进行大胆尝试,适时出示提示内容。(出示课件)
3、择优生进行示范。
4、其他生进行完善操作
5、有了任务一的经验,想必我们自己完成任务二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出示课件)

模仿操作插入一个6行4列的表格
指生读
试着动手操作练习
自学日积月累
指生回答
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学习并操作
边指生读,边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尝试操作
生示范
尝试操作
通过此环节的学习,着重让学生掌握插入表格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后 ,会因为自己达到目标而产生一种愉悦和自信的感觉。
六、课堂总结 现在我们的学习小组成员一览表初步工作已经做好了,同学们都学会了吗?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吧
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的学习小组
一、插入表格
二、输入内容
三、插入行与列
1、插入列
2、插入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