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 7 课 双向感知机器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测量光电值 2、学会用平均值计算阀值 3、了解使用两个传感器的程序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完善汽车机器人模型并编写程序,培养编程思想。 三、情感目标: 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人人互动、人机交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乐于自主探索新知,充分体现机器人小本课程带来的全新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学习机器人课程的热情,培养爱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编写双向感知程序” 教学难点: 编写双向感知程序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通过实践掌握。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网络、机器人快车教育版E2、教学辅助软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室、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机器人套装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机器人用各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就如同人能过五官来了解世界一样。五官可以同时动作,机器人的传感器也是可以同时或者连续工作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个能够用到不同传感器的双向感知机器人。 二、新课: 1、搭建机器人模型 观看搭建直升机模型视频 2、程序编写 带着这样几个问题看书73-75页自学 怎样设置马达的属性? 设置“等待光电值大于”图标和“等待触碰按下”图标的属性 怎样添加循环语句? 3、保存文件 看书自学,找同学读一读 学生自学,找同学进行回答 演示 板书设计: 第 7 课 双向感知机器人 1、搭建机器人模型 2、编写程序 3、保存文件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