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小试牛刀 3.1 绘制线条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模块二 画一画美丽的宁夏川 3.1 绘制线条 2.所用教材版本: 电子工业出版社(宁夏) 3.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部分乐于“单打独斗”。知识方面,孩子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几个基础程序及鼠标的操作。画图程序是他们很喜欢的一个程序,此时他们已经对画图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学习了有关画布、工具箱、颜料盒的知识,掌握了铅笔、刷子、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来进行本课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绘制线条”,是电子工业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认识画图程序 第三单元 第一节教学内容,与前后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主要教学内容为:(1)利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绘制直线、弧线、波浪线;(2)利用刷子工具绘制特殊效果的线条。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结合几种不同的线条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为后续的为图形上色打好基础。同时,刷子工具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在一幅作品中一些特殊效果的线条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线条工具的使用方法,会使用线条工具绘制直线、曲线及特殊线条。 2.知道调整线条大小及位置的方法。 3.经历对范例作品的剖析及练习绘制的过程,掌握根据作品特点选择合适工具完成绘画作品的方法。 4.通过线条工具完成作品的过程,感受线条工具在绘制图形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曲线的绘制方法。 2、刷子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根据作品选择合适的绘制线条工具。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支持 微课回顾、总结方法 提问:同学们,通过微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件出示微课中的自主学习任务: 任务一: 任务二: 预设一:学生在绘制弧线过程中出现弧线“变形”的问题。 预设二:操作学生掌握了绘制弧线的方法,教师演示出错。 任务三: 任务四: 教师统计完成情况。 学生回答,总结自己在微课学习中的收获。 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阅读课本38页“画弧线”的操作方法。 再次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指名学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操作演示。 学生自主上机完成。 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基本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通过课堂回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画弧线为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在此通过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学课本中的操作步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件。 多媒体控制系统。 综合应用,能力提升 1、使用线条工具 播放“宁夏川好地方”视频。 出示“贺兰山下高速路”图,分析这幅图由哪些线条组成。 提问:这样的线条适合选择哪种工具绘制? 学生尝试完成综合练习一: 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 2、使用“刷子”工具 出示“盛开的马兰花”图,观察马兰花叶子的特点。 提问:绘制马兰花的叶子,利用直线或者曲线工具能实现吗? 选择哪种工具较好? 教师提示:在刷子工具中,有两种笔刷效果是笔头比较尖,是哪两种笔刷效果呢? 出示综合练习二: 完成方法:参考课本33页操作步骤,完成马兰花叶子的绘制。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观看。 学生观察,找出不同类型的线条。 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自主尝试完成,组员之间互相帮助。 学生互评。 指名学生说一说“通过观察,发现马兰花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参考课本操作步骤,自主尝试完成。 以视频动画的形式逐步出示本学期的主题画“宁夏川好地方”,由此引出主题画中的一部分——贺兰山下高速路。 通过分析作品,观察作品中有哪些线条?该选择什么工具来绘制这些线条,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绘制作品。 通过观察,找出叶子的特点,发现线条工具无法绘制出这样的效果,引发认知冲突,进而引出刷子工具。 宁夏川好地方.MP4 利用希沃白板软件的无限克隆功能,实现线条的复制。 多媒体控制系统。 白板软件“放大镜”功能。 归纳总结,理清知识 出示说说看:你能说一说这几种工具分别可以适用于哪些绘画效果呢? 指名学生回答。 通过说说看,师生共同梳理几种绘制线条工具的特点及其适合绘制的图形效果,引导学生了解在绘制一幅作品时要根据作品特点及预期效果选择合适的工具。 教学课件。 四、板书设计: 绘制线条 直线 弧线 刷子 波浪线 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结合教材,设计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任务及实践活动,基本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教学任务明确,整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课堂整体效果较好,有闪光的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节课的闪光点: ??????1、借助于自制微课教学视频,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几种基本线条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演示功能,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 不足:虽然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但是在任务设计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小组竞赛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