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搭建机器人 第1课 构建机器人部件 教学目标 1.知道机器人构成的基本要素。 2.初步掌握机器人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构成要素及认识相关部件。 教学难点 机器人主要部件的功能。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引导预习。 1.导言: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机器人这个新伙伴,并且体验了机器人的仿真环境。学习机器人,不论是在仿真环境还是在真实环境中,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机器人。因此,我们要学会搭建机器人。 2.板书课题 3.出示预习提纲: (1)机器人的四个区域组成部分是什么?每个区域有什么功能? (2)机器人的组成部件有哪些?都有什么作用? 4.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大胆展示。 1.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由学生分类讲述,教师给予总结补充。 四个区域: 模型库——由“模型”“工作台”“模板”组成 属性面板——由“属性”“备注”“机器信息”组成 机器人编辑区——构建机器人,完成机器人零部件的安装等操作。 视角面板——调整查看编辑区的视角,完成视角的环绕、缩放、平移等操作。 2.构建机器人部件。 机器人是由一个个零部件组装而成的,不论是仿真环境还是真是实验,萝卜圈给我们提供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基础零部件。因此,在具体任务中,需要根据任务要求,现将基础零部件组装成需要的机器人部件。 机器人的身体:大电机、厚连杆七孔、厚连杆3X5孔L型、十字棒3倍、转轴、正交连轴器双孔单十厚连杆5孔、十字转轴、双接口。 为了让学生加深认识,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观察实物部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问答和抢答,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避免枯燥的记忆。 3、尝试在Robkid机器人编辑窗口完成“左驱动装置”的构建,以“做电极模板”为备注添加到模板中。 4.知识传授后,让学生知道:机器人的各个部件都很重要,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机器人不能正常工作;相反,如果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得到改进或提高,则整个机器人的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三、总结与回顾 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机器人的部件和组装了机器人的零部件,这些就是机器人的一部分秘密,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让我们的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运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