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搭建机器人—学习实践 一、 所在单元章节: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二、 机器人教学方式:实体机器人教学 三、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宁夏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搭建机器人,是该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已经涉及LOGO语言的格式、作用及用法。在六年级下册中主要通过仿真平台搭建机器人到根据任务编写程序,并且于实体机器人相结合。在第一单元“与机器人见面”中,认识了不同行业用途的机器人,并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机器人的三大系统。在仿真平台中搭建机器人,在这基础上通过搭建机器人所要经历的环节,搭建出稳固性、平衡性、合理性好的机器人。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教材使用版本也一样,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出现了初步的抽象思维、好奇心,创造意识日益浓厚,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增强,敢于发表于教师、父母不同的见解。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机器人各部件与组成机器人的三大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根据不同任务搭建合理的机器人;掌握搭建机器人所经历的三大环节(设计规划、准备材料、组装调试),并能搭建出稳固性、合理性、平衡性高的机器人;知道各端口的作用并将各部件连接器来。 2、过程与方法:在对机器人硬件部分与组成的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并能通过“设计规划、准备材料、组装调试”等环节调试、运行机器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高效的思维方式,提高动手实践和结合生活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解决生活问题搭建合理的机器人,初步感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帮助,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机器人各部分硬件与组成它的三大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设计规划、准备材料、组装调试”等环节搭建出合理的机器人。 2、难点: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搭建出合理的机器人。 七、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中主要采取先分析后操作的理念,以小组分工合作,小组竞赛和组内个人评优活动等方法。 八、教学准备 每组分发机器人套装设备 九、教学课时 1课时 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备或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一)你们认识他吗?(出示变形金刚“大黄蜂”和“擎天柱”图片。) 在你的脑海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形金刚或者机器人? 过渡语: “大黄蜂”和“擎天柱”,他们是机器人,请同学们看看他们是不是机器人...... (二)生活中的机器人。 大家看看它们是机器人吗?没有人的形状和样子还是机器人吗?(出示智能吸尘器、预约电饭煲、自动取款机等图片。) (三)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的外表不一定都像人,只要它具备一种或几种与人相似的本领,我们就把它叫做机器人。 观看图片 说说你所认识的“大黄蜂”和“擎天柱”。 思考它们是不是机器人,具有人的哪几种本领。(ATM机—为人们解决随时取钱问题,取代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吸尘器—能打扫卫生,取代保洁工作……) 多媒体 通过视频让学生重新认识变形金刚中的“大黄蜂”,他在视频中做了些什么,让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的机器人都有感情。一起分析“大黄蜂”的组成结构和机器人三大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 二、新课学习 (一)引出课题“搭建机器人”。 1、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机器人,那今天我们来搭建机器人,搭建一个服务于教学的轮式机器人。(板书课题) (二)搭建环节“规划设计” 1、根据任务要求搭建机器人。在搭建机器人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如果学生不理解,举例:根据用途建设一栋大楼,在建设之前要做什么?) (三)根据机器人的设计需求“准备材料”。 1、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出机器人的外形和体积,接下来要做什么? (四)根据需求准备好材料后“组装机器人”。 (五)组装好机器人后“调试运行”。 1、搭建好机器人后直接投入使用吗?(要根据实验不断调试修改机器人至能准确完成任务。) 学生思考! 救灾机器人,刷碗机器人,学习机器人,仓库防火机器人。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习机器人套装 通过已有的典型机器人分析它的外观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自主分析问题能力。 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培养他们科学、高效的思维方式。 三 合作探究 【过渡语】机器人是任务的活动主体,它的结构对完成任务影响非常大。 (一)分析课本中轮式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及结构。 1、这就是我们课本上为我们设计的轮式机器人。(1)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它,组成它的三大系统都有哪些部件?(2)轮子靠什么带动?那轮子和大电机构成了轮式机器人的左驱动。 (二)动手搭建机器人的左驱动。 1、请每组的材料员到老师这领取你们组搭建左驱动所需要的材料。(领到材料后按照材料清单清点你们的材料。) (在搭建之前我们先读一则温馨提示) 2、温馨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坏零部件,组装过程中注意团队合作,不能大声喧哗! 3、材料准备好之后,请同学们参照课本第25-31页做一做操着步骤,开始动手搭建机器人的左驱动。(如果参照课本还有问题,播放搭建微视频。) (二)将左驱动安装在控制器上。 1、请同学们将你们搭建的左驱动安装在控制器上。(为每组分发提前安装好的控制器与右驱动。) 一起确定主题规划设计。 组长组织材料分拣员挑选零部件。 齐读温馨提示。 动手搭建并要求全员参与。 连接机器人左驱动并观察机器人是否稳定、平衡。 学习机器人套装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按照搭建环节顺序动手搭建机器人,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合作和有科学、高效的思维模式。 四 评价总结 学生评价 将各组的机器人分发到不同组进行综合评价,并说出优点和需改进的地方。 老师做课堂总结:搭建机器人时要经历的三大环节,搭建的过程中要注意机器人的稳固性、合理性、平衡性。 对其他组的机器人综合评价,并在评价单上划出所得星级。 通过评比活动使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吸取别人的长处,正确的作出改正。 五 拓展练习 畅想:你想让机器人为你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七 作业布置 辅助轮:是起到辅助作用的一个轮子,在搭建的过程中要考虑转弯时,是否灵活,摩擦力是否过大! 请同学们下课后认真思考,争取能搭建出灵活性和摩擦力小并合理的辅助轮。 八 板书设计 二 搭建机器人—学习实践 1 规划设计 2 准备材料 3 组装机器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