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学习实践 一、所在单元章节:第三单元第三节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了用记事本记日记,用画图程序画画,在写字板里写作文,上网获取信息和用邮件传递信息,会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和Flash能制作简单的动画作品。学生对程序设计比较陌生,初次接触计算机语言,但学生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是logo语言,学会用logo语言指挥小海龟绘图,了解了机器人,熟悉了机器人仿真平台,能在萝卜圈3D仿真平台里搭建机器人,同时也在第一、二次实践课上搭建好了实体机器人。 三、教学目标 1、能将编写好的“logo安全出站”程序,下载到“学习者号”实物机器人上。 2、会操作主控制器完成“安全出站”任务。 3、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程序的调试成功完成出站任务。 4、培养学生爱护机器人设备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成功下载“安全出站”程序到控制器上,指挥机器人完成出站任务。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出站”程序的调试,成功指挥机器人顺利完成出站任务。 五、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我采复习导入、问题呈现探究、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和交流分享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据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出站”程序的调试,成功指挥机器人顺利完成出站任务,体会“虚拟平台”和“实际场地”的不同之处,并养成学习程序设计的良好的习惯。 六、教学准备 机器人实验室、“logo安全出站”程序、“学习者号”实物机器人、传输数据线、“安全出站”场地。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备或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分组 复习导入 组织分组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在IROBOTQ三维仿真环境里,成功指挥机器人出站了。同学们想不想指挥“学习者号”实物机器人也完成出站任务呢? 教师边演示上节课任务边讲解。 这节课我们将体验IROBOTQ3D仿真环境编程并实践,指挥“学习者号”实物机器人“出站”。出示课题并板书。 6—8人组成一个小组。 认真观看 认真听讲 思考问题 回答“想” 采用电子教室演示课件。 出示“学习者号”实物机器人和“安全出站”场地。 回顾已学知识 引入本课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主要内容 1、编译下载程序 如何指挥实物机器人“出站”能?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呢? 请学生阅读课本49页到52页。合作探究完成“安全出站”任务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巡视下发设备。 教师总结回答结果先编译下载程序,强调什么是USB接口和数据线的用法,演示从电脑上下载“安全出站”程序到控制器上。 每小组也动手开始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强调P50“金钥匙”中的知识点,串口设置和传输时控制器的一些现象并要求学生爱护设备。 2、安全出站 下载好了以后,就让“学习者号”来“安全出站”吧。 教师演示在场地中“出站”的方法,按下运行键。 每小组依次将机器人放在在场地中“出站”按下“运行”按钮运行。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为什么“学习者号”不能成功的完成任务。 教师总结,由于实践中1个步长就是1厘米和摩擦力等一些因素,需要修改程序参数并重新下载。 3、修改程序顺利出站 没有成功出站的小组修改程序并下载,直到机器人顺利 “出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分享 请每个小组展示并交流。 思考问题 阅读课本 合作学习 回答探究结果 观看学习 认真听讲 动手实践 观看学习 动手实践 思考回答 认真听讲 动手实践 修改调试程序 观看交流 课件展示 “logo安全出站”程序、传输数据线 “安全出站”场地 问题呈现探究 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探究能力 演示正确操作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调试修改程序直到成功。体会编程的乐趣。 分享成功的喜悦。 结束本课 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点评,总结并小组自我评价。 收回每小组的设备。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收获。 上交设备 课件出示评价表。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养成爱护设备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