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创建新变量,利用变量进行计算 2.了解变量的概念,会区分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程序,让学生们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编程意识,为学生们未来信息技术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利用变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数值与逻辑运算模块的应用 知识分析: 1.理论知识:变量是程序设计中,数据对象的一种重要角色,能够有效组织和处理数据,需要理解变量的数据形式和掌握在程序中使用变量的要求。 2.实践操作:变量是scratch中一个常用的模块,使用广泛,功能强大。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所掌握,但层次不一。对于本变量模块的使用,对学生不存在难点,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联系编程思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创作。 教学策略: 1.使用产生式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鼓励学生构建具有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 2.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内容,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计: 1.导入 任务情景:设计数学解题软件 我们知道,计算机最大的功能就是计算,计算机最基础的功能也就是解决数学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scratch设计一个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程序。 提问1: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答:三角形的底边和高 提问2:这些量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可以变化的? 答:可以变化的。 提问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新知识学习 当计算一个三角形面积时,关键在于三角形的底边和高的长度。由于每个三角形的底边和高的长度都不一样,故设置三角形的底边和高为变量。 引出课堂重点:变量(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例如:三角形面积的底和高,又叫做局部变量,底和高这两个变量只能由“三角形面积”这个角色所调用。) (1)提出问题 如何在scratch舞台中产生一个变量? 答:在scratch的舞台背景中,选择变量模块-新建变量 (2)于变量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数学中有变量,那么跟数学息息相关的编程当然也有变量。 程序语言规定:变量必须“先定义后使用”。 定义一个变量意味着在声明变量的同时还要为变量分配存储空间。在定义一个变量的同时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初始化——赋予变量初始值。 提问:Scratch中哪个积木代表变量的定义,哪个积木代表变量的初始化? 答:新建变量是定义,设置变量值是初始化 (3)函数 将变量放入函数中,才能够进行计算。 3.实践操作 完成程序,体会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4.拓展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x高/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试看! 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对编程有浓厚的兴趣,但在编程处理计算的顺序与在Scratch中如何处理逻辑运算的顺序要加强理解与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