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得心应手用路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辽宁师范大学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以五年上册powerpoint入门为基础,继续深入学习ppt进阶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内容的一次提高课,利用上节课学习自定义动画的基础上,研究动画的运动轨迹,使动画可以沿着设定的轨迹做动画。这个操作以上节课学习为基础,又在上节课的学习的基础上有提升,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定义动画操作基础,能为图片图形添加多种动画效果,从而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能更快的接受,操作上不会有困难。五年级的孩子思想活跃、意识超前,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抽象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动手能力一般,而这些学生最厌烦枯燥的文字说教,喜欢有声有色、生动直观的教学。鉴于学生以上特点,考虑他们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制作飞舞的蜜蜂的动画、模拟光的反射动画、模拟交通路口动画,增加本课学习的兴趣,利用这些学习环节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的操作技能,并形成一种巧妙应用的实践方式。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通掌握创作动作路径动画的方法;并合理使用动作路径动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动画的原理和制作过程,能调整动画的路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课的路径动画的学习与创作,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及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创作路径动画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多个动画的连接效果 三、教法和学法 1.本节课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并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形式。本课教学是PowerPoint的动画效果设置,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环节,利用制作飞舞的蜜蜂动画、模拟光的反射动,模拟交通路口动画,让学生围绕着这三个基本任务进行路径动画的深入学习。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分组合作、互助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本堂课在教法和学法的落实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和伙伴合作等方式,自我探索,顺利的掌握新知,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教师创设春天来了,桃花开了的学习情境,出示课件。分别出示两种不同方式飞入画面的蜜蜂,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动画效果。 看后并简单发表观后感。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也来做一做飞入的小蜜蜂。 2.引出本课学习内容:通过翩翩起舞的小蜜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路径动画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 (二) 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1、制作蜜蜂的路径动画 ①引导学生找到路径动画设置效果的位置。并让学生尝试着去做出飞动的蜜蜂动画效果。 ②组织学生一起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大家的操作,教师发现有个别学生能找到路径动画的设置,并绘出自由路径。 ③这时教师找出优秀的学识把操作过程边讲边操作出来。 ④让操作一样同学再来说一次。 ⑤接着教师找到那些没有完成的同学再把操作过程叙述一遍。 【选中】—【添加效果】—【动作路径】—【绘制】 教师边板书边总结操作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全体同学就会进一步掌握路径动画的操作方法。 ⑥这时再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完成剩下的操作。 2、制作光的模拟动画 ①教师语言引导学生,一位科学老师制作课件遇到了困难,让大家一起帮一帮这位老师。(教师叙述制作要求:做出模拟射入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运动轨迹)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路径动画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同时完成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制作出光的反射模拟动画。 ②通过这样练习,再找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③再组织大家把没完成任务继续操作完成。 这样学生就会初步感受动画效果的魅力,感受动画设置原来是这么简单。 (三) 合作探究 运用创作 1.布置任务:完成制作模拟交通路口动画的操作。 小组同学间可以讨论,评议,共同解决任务 2、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互相交流 (四)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强调本课学习内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教师共同小结本堂课学习的重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