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进入精彩的因特网世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_??????_技术》第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第二课时内容。本教学内容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本课教学内容由认识IE浏览器和进入精彩的因特网世界两部分组成,其中认识浏览器和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其中在浏览器中准确输入网址进行浏览网页是本课的难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IE浏览器窗口的组成,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利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②通过参与,引导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认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及相互合作的意识,能够文明上网和安全。三、教学方法本课在教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探索式”教学法,即在“任务”(浏览中华语文网网站)的驱动及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操作,然后由教师讲授_??????_有关概念。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IE浏览器和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难点: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页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六、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活动一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上网成为我们获取大量信息的理想方式。现在我们来一起看看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展示课件,学生观察、思考)生:查资料、看动画、听音乐等。2.学习新知活动二(1)师:可是浏览这些信息,需要借助一种叫“浏览器”的软件,我们先来一起认识一下!浏览器的种类很多,这里我们以Windows自带的浏览器软件InternetExplorer7.0为例,学习浏览器的使用。学生观察桌面图标,自主探索打开IE浏览器。(展示任务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IE浏览器窗口。出示任务二:比较IE浏览器窗口和“写字板”、“画图”等窗口,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浏览网络信息的软件,我们学校里的事情也在网络中能够找到,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出示课题──进入精彩的网络世界)问题导入:进入到网站的主页,需要知道:网站的地址B、网站的制作过程C、网站的设计原则D、网站的作者2.下列不能进入到网站主页的网址是:A、_http://www.pkuni,edu,cn_B、_http://zyk_、nxwzedu、cnC、http://www.21cn.com活动三自主探索,浏览网页师:那么怎么样才能进入网站去浏览信息呢?请同学们先自学进入网站的步骤。(用截图展示任务二)。根据这个“做一做”,自已试一试能不能登录“中华语文网”(_http://www./_)并打开“作文库”页面阅读文章“原创作品-爆米花的烦恼”。生:操作、讨论。师:巡视、辅导。请学生演示浏览“中华语文网”,并打开“作文库”页面阅读文章“原创作品-爆米花的烦恼”。引导学生学习“小博士”——超链接,“金钥匙”超链接:根据页面当中鼠标形状的变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金钥匙:F11键的作用——最大化、向下还原;活动四3.巩固练习(任务四)出示练习:第17页“试试看”——浏览网页:_http://www.student._宁夏教育网:_http://www._宁夏新闻网:_http://www._学生操作,老师指导。活动五文明上网、遵纪守法师:同学们,互联网丰富多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学习资源和快乐的生活,但是,网上有精华也有糟粕。面对花花绿绿的虚拟世界,我们小学生应该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网站,文明上网、遵纪守法。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活动六4.课后练习——拓展训练(任务五)出示练习:第19页“实践活动”——因特网上有许多适合少年儿童浏览的网站,非常有趣,请你到下面的网站去浏览一下迪斯尼乐园_http://www.disney._中国少年雏鹰网_http://www..cn_儿童英语乐园_http://www.etyyy.com_中国神童网_http://www._亲亲宝贝网_http://www._丫丫儿童乐园_http://www._把你喜欢的网站网址写在下表中,然后把自己喜欢的网站介绍给同学,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网站名称网址主要内容5.小结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价内容自我评价ABC知识认识IE浏览器窗口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用法技能会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页会通过超链接浏览网页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通过上网这种方式,获取了知识,获得了快乐。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任务的设计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任务”和“驱动”之间的统一性和任务的层次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较低,主动探索能力不够,操作有些盲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