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版(宁夏)五下信息技术 5.2传统补间动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电子工业版(宁夏)五下信息技术 5.2传统补间动画 教案

资源简介

《传统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课 题 传统补间动画 课时 1 课型 信息技术测评课
教学目标   ①理解什么是传统补间动画;
②了解传统补间动画的特点;
③通过学习制作“龙舟比赛”动画掌握传统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④通过比较知道传统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  点 重点:了解传统补间动画的特点;掌握传统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通过分析比较知道传统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
媒体准备 “蛋变鸡”形状补间动画;“运动的篮球”传统补间动画;PPT课件;导学卡,微课
导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计意图
一、导入 (10)分钟 1、播放前面学习过程中制作的动画作品。(形状补间动画)
2、提问:
这个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到的补间方式是什么?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形状)(就是将一幅图形变为另一幅图形的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强调的是“形变”)
  3、出示实例“运动的篮球”动画,提问:篮球的形状发生变化了吗?它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flash动画中通过改变对象的位置、大小、旋转和倾斜展现物体运动的各种效果的动画形式属于传统补间动画。
板书课题—传统补间动画。
4、过渡语:传统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类似,只需要做出起始关键帧与结束关键帧的内容,过渡帧的变化过程由FLASH自动完成。与形状补间动画不同的是:传统补间动画首尾两个关键帧上的对象,必须是同一个对象。为了区分两种动画,它们在时间轴中的显示方式略有不同,课件出示5.19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传统补间动画”,引入小课题。 学生观察
回顾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
根据观察结果回答问题
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解并观察图示 复习旧知
加深理解
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比较变化方式,
由疑生问,从而导入新课,使学生带着问题步入探究学习环节。
进入探究学习前,先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认识:①形状补间变化对象首尾不同,传统补间变化对象首尾相同;②时间轴显示方式不同。

二、探究
(25)分钟
下达学习任务并给出学习方法。
1.请拿出手中的“导学卡”,先明确“做一做”给出的总任务,然后自学课本步骤1-2完成任务一。(提示: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在后面的空格里划上“√”)
2.请仔细阅读步骤3-5自主操作完成。(如有必要请打开桌面上教师进行操作演示的小视频观看,同时强调步骤2中锁定图层的意义和步骤4中组合图片的目的。)
3.自学步骤6并完成操作,适时提出人眼“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博士”掌握任意变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4.自学课本步骤7-8并完成操作,测试影片,观看动画效果,保存文件。
5.从第7步设置补间动画你知道形状补间动画与传统补间动画有什么区别吗?
一个是“形状补间”,一个是“传统补间”。 自学课本步骤1-2完成任务一
结合视频演示完成步骤3-5。
结合教师给出的提示自学72页“小博士”并完成第6步操作。
完成操作任务,测试影片并保存。
让学生利用“导学卡”分步学习,目的就是将“做一做”给出的总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分步完成,使探究学习形成梯度,降低了学习难度。
介入微课的目的是帮助探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掌握传统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突破重点。
三、延伸 (5)分钟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上学习过程,说说看:传统补间动画的特征是(板书)运动,变化对象必须是同一个,设置的补间方式是传统
2、与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比较,它们有哪些区别呢?
课件出示:传统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并填写表格。
3、师小结:形状补间动画强调的是“形变”,传统补间动画强调的是“运动”,同学们在制作时一定要根据动画特征选择恰当的动画形式。
回顾操作,分析比较,回答问题,
得出结论。 疏理本课时学习内容并与前面所学内容加以比较,形成清晰的知识链条,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突破难点。
板书设计 制作传统补间动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