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编写彩色日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编写彩色日记》是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十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word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编写彩色日记” 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配备相应的背景图片、插图、艺术字、剪贴画,掌握对文字、文档进行修饰、美化的方法,体会字体效果、色彩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可以说,本课是对word知识的一个深化和提高,为学生以后熟练运用word处理文档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课还要与美术学科加以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word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学的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通常思维比较活跃,动手操作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此外,学生接触电脑早、机会多,操作较为熟练。因此,利用“任务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进行教学,将是一种较为适合的选择,考虑到学生的起点不齐,在实际教学中,还适当地注意“分层教学”等因材施教原则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word 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和段落修饰的基本方法以及插入艺术字和背景图片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操作,使学生经历编写彩色日记的过程。使学生能熟练的使用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对文章的字体、字号、颜色、字体效果进行修饰,能给文字加上底纹,并能对图片、艺术字进行简单的调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文字的字体、颜色和背景等合理的设置,体现出文字的主题。 难点:学会在文档中设置边框和底纹。 五、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置两个学习任务:1.自主探究新知;2.利用“普通日记”进行作品创作。 (二)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个晴朗的日子,一种美好的感受,一份愉快的心情都可以写进我们的成长日记中。相信大家都写过日记,那有谁在电脑上写过日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word中如何编写彩色日记。 (二)范文引路 明确目标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篇日记,你觉得哪篇设置的更好,好在哪?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日记中设置字体格式,插入图片、艺术字,还设置了彩色的边框和底纹。下面我们就一起把自己的日记也装扮得如此多姿多彩。 学生观察日记,比较日记设置的不同之处。(如:第二篇日记设置了彩色的字、字体字号不同、有漂亮的图案等) 【设计意图:直观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三)步步为营 导学达标 任务1:设置字体格式 1.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计算机小能手,哪位同学已经掌握了设置字体格式的方法?谁来边演示边说方法? 学生演示操作设置字体格式的方法。 2.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其他学生补充。 3.其实设置字体的方法有很多,你习惯使用哪种方法,就使用哪种。 4.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片日记录入电脑,现在同学们打开自己的日记(word文档),先来设置一下字体格式吧!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各种方法。 学生为自己的日记设置合适的字体格式。 任务二:用格式刷修饰文档 1. 刚才同学们对字体设计的很漂亮,那么对于不同的段落,我们想用相同的设计格式,有什么快捷的工具呢?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方便快捷的编辑工具---格式刷。(教师用微课介绍并演示格式刷的操作步骤) 2.你们也来试一试这把神奇的小刷子吧! 学生用格式刷对日记其他段落进行修饰,并尝试单击与双击的不同。 3.通过刚才的操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单击后的刷子只能用一次,双击后的刷子可以使用很多次。 【设计意图:学生们对新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充满了好奇。利用微课演示操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感受格式刷的方便快捷。】 任务三:插入图片、艺术字 1.除了修饰文本以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图片来美化日记。我们曾经在《古诗配画》一课中学过给古诗配上合适的图画,想想是如何操作的? 学生回忆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2. 同样我们可以给日记也配上合适的图画。插入与调整艺术字的方法和对图片的操作方法十分相似。请小组合作,在刚才的日记中插入合适的图片并在日记中加入艺术字效果。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给日记插入合适的图片和艺术字。(可以参照书上57页的“试一试”,也可以登陆学习网站查找相关信息。) 3.经过我们的努力合作,终于如愿以偿的完成了任务。谁来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操作完成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通过与伙伴的合作,不知不觉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任务四:设置边框和底纹 1.在日记中,美丽的边框又是如何设置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第57页第二自然段,自学教材中设置边框和底纹,在自学的过程中尝试把日记设置合适的边框和底纹。 学生自主学习,并给日记设置合适的边框和底纹。 2.学生交流设置边框和底纹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置边框和底纹的知识教材介绍简洁,采取学生自学,同伴互助的方式来完成,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作品 交流分享 1.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完善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善作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同时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 2.全班同学互相欣赏其他的作品。 3.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 学生交流意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赏析别人的作品。】 (五)归纳小结 拓展升华 这节课我们一起渡过了愉快的40分钟,收获了一篇漂亮的彩色日记。今后我们可以用彩色日记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让一篇篇彩色日记伴我们走过每一段时光,把童年的生活装扮得色彩斑斓,多姿多彩。 七、板书设计: 编写彩色日记 打开-------格式-------插入 字体 图片 艺术字 边框和底纹 八、教学流程图 开 始 谈话导入 课件展示 范文展示 明确目标 观察评议 微课展示 步步为营 导学达标 演示;合作学习 完善作品 交流分享 归纳小结 拓展升华 结 束 九、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一)注重学科整合。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本课我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二)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word技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四)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五)分层教学的实施。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