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家庭电子相册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3册第18课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动作搅拌语言制作一个可控播放的电子相册。通过制作电子相册活动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学习过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对计算机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钰Flash动作脚本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同时又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知识,部分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 知道帧频率可以改变flash的播放速度,帧频率越大播放速度越快,反之则慢;知道flash中可以用脚本语言来控制动画的播放;在脚本语言中stop()和play()分别代表暂停和播放。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目标; 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学习制作一个可控制播放的电子相册的方法,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和制作家庭电子相册,让学生体会flash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制作电子相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良好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stop()和play()脚本控制flash的暂停和播放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可控制播放的电子相册。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进行导入 拿出家人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 师:家人是那么爱我们,关心我们,美好的家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快乐,今天我们一起制作电子相册。由于条件有限,从网上下载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学习制作相册的方法。 (二)、制作相册 1、制作相册背景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导入一张已准备好的背景图片; 2、制作霓虹灯效果的文字作为题目; A教师演示讲解,步骤要详细。 B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点拨。 提示:相册的名称由学生确定,可以是:家庭电子相册、我喜欢的照片、我的家或者照片展等等;名称的霓虹灯效果是用遮罩实现的,对文字的状态不做要求,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着的。 3、制作逐帧动画,实现照片依次呈现的效果; A.学生自学“我来做”; B.教师巡视点拔; C.测试影片。测试影片,会发现播放速度很快,看不清楚每张图片的内容。 师:为了能看清楚每张图片,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教师要鼓励积极发言的同学,并建议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实施,看看动画效果。 结论:帧频与动画播放速度之间的关系:帧频大,播放速度就大。 4、设置帧动作,控制影片的播放或停止: A、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B、学生操作,教师点拔。 C、测试影片。 提示:对照片图层的第一帧设置“stop();”动作脚本语言控制图片的播放,然后演示效果。 5、插入按钮并设置影片继续播放动作 A、学生看书,教师演示 提示:设置播放按钮的“play();”动作脚本语言,播放按钮放到了一个新的图层中,它可以实现对整个影片的控制,可以释放任何一帧上的对象,使此对象进入播放状态。因为每一帧都需要暂停一会,方便观看图片,所以每一帧都需要设置“stop”命令。对剩下的照片设置暂停动作。 B、学生上机操作,教师巡视点拨 6、修饰相册,配上喜欢的音乐。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三)、交流: 将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向全体学生展示,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作品。 提示本节课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拓展学生制作家庭相册的知识,比如背景音乐,比如变化的动作等等。 六、教学反思: 1、难点的突破方式:用简单的放松游戏,演绎了脚本语言stop/play的使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2、分层教学全面提升:通过设置难易不同的梯度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面的提升。 3、讲练结合,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学生摸索着去制作,遇到不会的问题在去解决,寻求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