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8页的例1及69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和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高清电视人物画面 问:“同一个人的图像在两种电视机里有什么不同?(人变胖了)为什么?”(这里隐藏了一个数学秘密:两种电视机长和宽的比不同,高清电视机长和宽的比是16比9,老式电视机即标清电视机长和宽的比是4比3) 2、这里出现了一个什么新的数学朋友呢?(“比”,这就是我们要探索的数学知识)关于比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 六年级5班有男生32人,女生33人,你能提出哪些表示倍数关系的数学问题?如: (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倍? 33÷32= (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2÷33= 有时我们也把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说成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比3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3比32。 2.教学比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既可以用除法,又可以用比的方法。那什么叫做比呢?(学生试说,同桌交流,再汇报。) 引导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比的意义)。 3、教学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1) 比的写法: 32比33可以写成32∶33,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比,读作32比33,“∶”这是比号。 (2) 复习各种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 (4)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求比值呢?比值可以是哪些数? 小结得出: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就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 4.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观察除号与比号、分数间的关系。(除号去掉中间的横线就是比号,除号去掉两点就是分数线) (2)结合上面的讲解,学生填表汇报(出示课件) 名 称 相 当 于 区 别 在比中 前项 比号 后项 分数值 一种关系 在除法中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在分数中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3)议一议: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为什么?(除法中的除数和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 5.了解体育比赛中的比。 6.阅读教材68页-69页议一议。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比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圈。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脚;智勇双全的名侦探柯南侦破了一起案件,线索就只有一个小小的脚印。(出示课件)(就是利用了人身上隐藏的数学秘密即:人的身高与脚长的比约是7比1) ? 你知道黄金分割吗?1 ∶0.618,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运用黄金分割比可以创造出很多美好的事物。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而神奇的比,同学们以后可以慢慢的感受和发现,可以上网查一查相关的资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只要我们认真主动地学习,每节课都会有新收获的,以后要继续努力哟!) 五、作业:第71页第1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的后项不能为0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3比32 即: 33 ︰ 32=33÷32=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比33 即: 32 ∶ 33=32÷33=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