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图说“梅兰竹菊” 一、概述 本课安排了图说“梅兰竹菊”的活动,让学生按照梅兰竹菊四个主题上网搜索诗画图文、分类保存信息,并利用文本框呈现文字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图文编排。教材对于主题具体内容没做具体要求,在具体的编排上要求也较宽松,目的是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体会图、画、诗、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表达主题的作用。 本课活动选择的是梅兰竹菊的图文展,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也是中国古诗文书画的常见主题,梅兰竹菊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通过本课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 能力目标: 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体会图、画、诗、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表达主题的作用。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word文档中的编辑文字,插入图片、插入自选图形的基础上而设立的图文混排的学些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按照梅兰竹菊四个主题上网搜索诗画图文、分类保存信息,并利用文本框呈现文字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图文编排。教材对于主题内容没做具体要求,在具体的编排上要求也较宽松,目的是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结合教材的分析理解和三年级学生对word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我是这样设计的: 1、任务驱动法。根据学科特点,我将以“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贯穿本课,在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将一个个任务击破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体验成功的快乐。 2、直观演示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法组织教学,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当然,直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演示,根据实际让有经验的学生进行演示,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3、情景导学法。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4、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此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任务的完成就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梅兰竹菊图文并茂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件激趣。 1、播放新年好音乐,出示新年贺卡,引出电子贺卡 师:老师知道,过新年时,会有很多同学要买贺卡送给老师和同学,可你们知道吗:每4000张贺卡就要毁掉一棵大树。全国十几亿人,每人买一张贺卡,那么就将有一片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呀? 2、学生说出想到的办法 3、师对学生的办法表示肯定和表扬,并进行道德教育 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你们真爱动脑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两全齐美的招。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张电子贺卡,再用电子信 箱进行发送,我相信不仅会给他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也为保护环境出一点力,大家认为这个办法怎么样?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所以我既遵循了教材,又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灵活使用教材,整合了信息技术与品德两大学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梅兰竹菊吗?它们都象征着什么品质呢?谁愿意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 播放音乐课件:梅兰竹菊的图片展。 师:是呀,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在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一直是主流题材,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操、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老师对梅兰竹菊也情有独钟,老师很想在新年时能在自己的邮箱中看到你们发送给老师的梅兰竹菊的贺卡,你们愿意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梅兰竹菊的图文展,以图、画、诗展现“花中四君子”的美,好吗? 板书课题:图说“梅兰竹菊” [设计意图:既教育了学生要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又激发了学生制作梅兰竹菊的图文展的兴趣,一举两得。] 二.上网搜索,分类保存。 1、任务驱动,我来做 出示任务一:在“我的文档”中新建文件夹,命名为“梅兰竹菊”,在这个文件夹下建分类文件夹。 教材中给出了梅兰竹菊的文件夹结构图,学生按照教材的指导,建文件夹分别整理搜集到的图文信息。学生在这一活动环节,能够进一步熟悉文件夹的树形结构,层第关系,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做事有规划、有条理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新建文件夹是学生在十和十一课学过的,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文件夹的建立,是为了使这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2、任务驱动、搜一搜 出示任务二:上网搜索“梅、兰、竹、菊”的图片和诗文,下载并保存到分类的文件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及分类保存信息的能力,同时感知了文件夹的树状结构。] 三.任务驱动,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出示梅兰竹菊图文并茂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看这样的图片包括了几种元素。由此引出文本框。 师:对!除了文字和图片,还要用到文本框,它可以输入横排或竖排的文字,并放在任意位置。 2.任务驱动。 (1)插入文本框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本课相关知识。 学生演示:如何插入横排文本框和竖排文本框。 (2)设置文本框格式。 师:大家知道,贺卡不仅要图文并茂,图片与文字的色彩还要协调一致,才能充分表达我们的主题。那怎样来设置文本框的格式呢?根据我们第16课学过的“设置图片格式”进行自学。 学生演示。 (3)合理布局。 小组讨论:怎么安排这些照片、国画和诗词在文档中的位置? 完善、美化自己的作品。 3.佳作展示。 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作者介绍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设计意图:分解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回顾所学,归纳总结 1.请同学们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 了些什么? 2.发送贺卡,联结友情。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张张饱含深情的贺卡已经发送到了老师或同学的邮箱,今天我们不但学会了使用文本框制作梅兰竹菊的图文展,同时也为环保事业做了我们微薄的贡献,希望大家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教育学生要学会总结和归纳,并再次点明情感主体。] 教学过程流程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