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数学广角──推理 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数学广角──推理 人教版

资源简介

《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P109例1。
教学目标:
绘本故事《猫画被盗事件》故事情境环环紧扣,知识随之层层深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推理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侦探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猫画被盗事件》。
2.猫画被盗,警察局马上成立了“猫画被盗事件”调查小组,摩卡组长立即带着小组成员追踪猫画,途中出了岔路,选择追踪路线。提问: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觉得骑摩托车的嫌疑犯会走哪条路?为什么?
(2).交流(不是……就是……的简单推理)
(3).小结:你们的推断和摩卡组长不谋而合。像这样根据已知的信息推断出新的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接下来,我们就跟随摩卡组长一起学习有关推理的知识吧!
板书:信息-----结论-----推理
【设计意图:创设绘本故事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路线,掌握不是这种情况就是那种情况的简单推理,理解推理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谁是目击者?(学习新知)
警察继续追踪。可是没多久,前方再次出现了岔路口,这可怎么办啊?
通过了解,警察找到了3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手里各拿着一本书,其中拿着漫画书的小朋友昨天晚上看到了嫌疑犯。
寻找目击者
1.分析问题
他们各拿的是什么书?谁是目击者?
2.同桌合作探究
要求:1.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推理的。
2. 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你的推理过程。
(可以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
3.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推理的先后顺序(根据小美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先确定小美拿的是语文书;再根据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漫画书,排除漫画就是数学;最后推断出小强拿的就是漫画书。推出目击者是小强。)
4.小结:推理首先抓住最关键的信息,再层层分析,最终推出结论。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
儿歌:
我是推理小侦探,
收集信息巧推断。
先确定来再排除,
有序思考是关键。
【设计意图:借助绘本故事情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分析推理,从中感悟有序地推理方法。】
三、查找嫌疑犯。(巩固练习)
过渡:记住儿歌,并能运用它,你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小侦探。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找到了目击者---小强。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警察在只有3层的楼里找来了三名嫌疑人,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
请根据信息推理出他们分别住在几楼?
完成推理过程记录单。
3.汇报 交流
【设计意图:经历绘本故事的破案过程,体验当侦探的乐趣,巩固有序思考推理。】
四、写出狗的名字。(提升练习)
过渡:经过调查和摩卡组长的分析,摩托车是小乐的,警察终于抓住了嫌疑犯。
“说,猫画你藏在哪里?”摩卡组长严厉的说。
“想知道猫画在哪?行,你们只要能解决下面的问题,我就告诉你们。”
出示题目
听完大家的分析,小乐吓呆了。“你们太厉害了,我说,我再也不敢了。”
瞧,挂在美术馆墙中央的,不正是那幅威风凛凛的猫画吗?多亏了能干的调查组,它又能与喜欢它的人们打招呼了!
【设计意图:加大推理难度,拓展新知,探索推理过程,不仅要有序思考,还要全面地思考问题,并会表达数学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故事讲完了,在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推理
推断(连线法 列表法)
信息 结论
有序(先确定 再排除)

不是……就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