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3课 数据分析 年级 七下 教材来源 青岛出版社 初中第二册 课时 1 课程类型 新授 主备人 授课人 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1.数据排序 2.数据筛选 3.数据汇总 4.数据透视表 学习目标 1.感知排序的作用,了解排序的一般过程,掌握排序的基本方法。(重点) 2.感知筛选的作用,掌握单字段自动筛选的基本方法。(重点) 3.感知分类汇总的作用,了解分类汇总的三要素,知道分类汇总操作的一般过程,掌握分类汇总的基本方法,知道分类汇总的注意事项。(难点) 4.了解数据透视表的基本操作方式。(难点) 教学策略 与方法 1.启发式教学策略。 2.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教学策略。 3.多元评价的教学策略。 4.任务驱动。 教学准备 广播教学软件,WPS软件,案例表格文件 学习环节(活动) 教学活动 评价设计 二次修改 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教师引导:上节课中,对新冠疫情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时,主要利用了WPS表格软件的函数计算功能。同学们体验了函数计算的方便快捷。 本节课继续学习探究WPS表格的其他强大功能: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 出示学习目标: 1.感知排序的作用,了解排序的一般过程,掌握排序的基本方法。(重点) 2.感知筛选的作用,掌握单字段自动筛选的基本方法。(重点) 3.感知分类汇总的作用,了解分类汇总的三要素,知道分类汇总操作的一般过程,掌握分类汇总的基本方法,知道分类汇总的注意事项。(难点) 4.了解数据透视表的基本操作方式。(难点) 学生活动:听讲回顾,明确探究学习内容,感知学习目标 观察学生学习参与度、上机学习习惯落实、掌控课堂纪律 二、任务驱动,学习探究 任务一:数据排序 教师活动:打开新冠疫情数据表,提出问题。你能将各国的累计确诊人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出示任务一:尝试使用WPS表格的排序功能,将各国的累计确诊人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从上到下)。 学生活动:打开新冠疫情数据表, (1)分析讨论按什么排序?(排序关键字)、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整个数据表) (2)尝试上机操作 操作方法提示:选中数据区域(整个数据表)→数据→ →排序对话框(主要关键字、排序依据、次序。设置完成后确定) 注意: ①当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字排序时,单击“+添加条件”,选择并设置次要关键字即可。 ②“选项”中可设置方向、方式。 ③“□ 数据包含标题”选中后,关键字中方便选择。 (也可参考课本、微视频) 教师活动:(1)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操作情况 (2)教学反馈:找生示范讲解操作步骤(依据学情实施) (3)教师根据学情释疑解难,强调重难点、注意事项。 评价任务一: 打开七年级校本课程选课表,将表格数据按照“选课人数”进行降序排列。 学生活动:完成评价任务一;完成星级评价自评。 评价标准: ★★★自主、熟练完成 ★★在教师、同学帮助下完成 ★评价反馈讲解后能完成 星级评价: (自评) ☆ ☆ ☆ 任务二:数据筛选 教师活动:打开新冠疫情数据表,提出问题。如果要求只显示中国和美国的数据,你知道如何实现吗? 出示任务二:尝试使用WPS表格的自动筛选功能,使数据表中仅显示中国和美国的数据。 学生活动:打开新冠疫情数据表, (1)分析要求,感知筛选的作用。分析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整个数据表)。查找实现筛选操作的选项卡(菜单)、按钮。 (2)尝试上机操作 操作方法提示:选中数据区域(整个数据表)→数据→ →表头行标题的右侧出现三角形筛选按钮,单击该按钮→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仅选中要求的内容(本题只选中国、美国)→确定 注意: ①当进行有关数值大小的筛选时,可在下拉列表中,单击“数字筛选”→自定义筛选→选择、输入筛选条件参数→与 表示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或 表示满足一个即可。与和或是逻辑运算符→设置完成,确定。 ②若要取消筛选,可再单击 ③“自动筛选”与“查找”的功能不同。 (也可参考课本、微视频) 教师活动:(1)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操作情况 (2)教学反馈:找生示范讲解操作步骤(依据学情实施) (3)教师根据学情释疑解难,强调重难点、注意事项。 评价任务二: 打开学生年龄统计表,找出年龄12到14岁年龄段中身高由高到低的前6位学生。 (提示:先按年龄筛选,再排序即可) 学生活动:完成评价任务二;完成星级评价自评。 评价标准: ★★★自主、熟练完成 ★★在教师、同学帮助下完成 ★评价反馈讲解后能完成 星级评价: (自评) ☆ ☆ ☆ 任务三:数据汇总 教师活动:打开新冠疫情数据表,提出问题。思考如何快速计算出各大洲的“累计死亡”的人数及总计? 出示任务三:尝试使用WPS表格的分类汇总功能,按“地域”分类,计算出各大洲的“累计死亡”的人数及总计。 学生活动:打开新冠疫情数据表, (1)分析要求,思考分类依据(分类字段)、分类求和的数据区域(整个数据表)。查找实现分类汇总操作的选项卡(菜单)、按钮。 (2)尝试上机操作 操作方法提示: 在进行分类汇总操作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排序,第二步分类汇总。 具体方法: ①选中数据区域(整个数据表)→数据→→按“地域”关键字进行排序操作 ②选中数据区域(整个数据表)→数据→ →分类汇总对话框→设置分类字段(地域)、汇总方式(求和)、选定汇总项(累计死亡)→确定 注意: ①分类汇总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排序。 排序的关键字应为要汇总的字段。 ②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进行选择时,对“分类字段”或“选定汇总项”一定要选择正确。 ③若要取消分类汇总,可再单击 →全部删除→确定。 (也可参考课本、微视频) 教师活动:(1)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操作情况 (2)教学反馈:找生示范讲解操作步骤(依据学情实施) (3)教师根据学情释疑解难,强调重难点、注意事项。 评价任务三: 打开营业额统计表,使用分类汇总功能,求出各城市分店的营业额总计。 (提示:先按分店名称排序,再分类汇总。设置分类字段、汇总方式、选定汇总项) 学生活动:完成评价任务三;完成星级评价自评。 评价标准: ★★★自主、熟练完成 ★★在教师、同学帮助下完成 ★评价反馈讲解后能完成 星级评价: (自评) ☆ ☆ ☆ 任务四:数据透视表 教师活动:打开新冠疫情数据表,提出问题。 出示任务四:尝试使用WPS表格的数据透视表功能,生成一个新的数据透视表,将“地域”字段拖到行区域,将“累计死亡”字段拖到数据区域。 完成后可直观出各大洲的“累计死亡”的总人数及总计。 学生活动:打开新冠疫情数据表, (1)分析要求,思考。查找实现数据透视表操作的选项卡(菜单)、按钮。 (2)尝试上机操作 操作方法提示:→数据→ →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选择数据区域(拖动选择数据)→选择放置数据透视表的位置⊙新工作表 (或 ○在现有工作表中→选择位置区域)→确定→将“地域”字段拖到行区域,将“累计死亡”字段拖到数据区域。 注意: ①数据透视表,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可生成新表,也可在原表中。 ②要修改值汇总方式(求和、计数、平均值等):数据透视表区域中的字段→右击→字段设置→值汇总方式选择(求和、计数、平均值等) ③数据透视表与分类汇总不同。 (也可参考课本、微视频) 教师活动:(1)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操作情况 (2)教学反馈:找生示范讲解操作步骤(依据学情实施) (3)教师根据学情释疑解难,强调重难点、注意事项。 评价任务四: 打开八年级校本课程选课表,将表格中选择“编织”、 “钻石画”、“我是农艺师”课程的人数求和汇总,生成数据透视表(新工作表中生成)。 (提示:分别将“编织”、 “钻石画”、“我是农艺师”字段拖到数据区区域) 学生活动:完成评价任务四;完成星级评价自评。 评价标准: ★★★自主、熟练完成 ★★在教师、同学帮助下完成 ★评价反馈讲解后能完成 星级评价: (自评) ☆ ☆ ☆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学生活动:进一步操作完善评价任务一到四;完成星级评价自评。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操作情况,释疑解难,强调重难点、注意事项。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教师活动:(1)组织展示评价任务操作完成情况; (2)反馈学生星级评价自评情况,统计并表扬星级优秀学生。 学生活动:展示、互动、听讲 五、课堂梳理,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操作,同学们可以感知,WPS表格除了计算功能强大,还可对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生成数据透视表(方便统计与查询)。 学生活动:小结收获,知识点梳理 板书设计 1.数据排序 2.数据筛选 3.数据汇总 4.数据透视表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