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十九 昼夜交替 教学内容:冀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信息技术第三册第十九课《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熟练运用运动引导层完成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的动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探索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的动画。 教学难点:太阳和月亮的交接点的制作。 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操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4)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 教法设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目标,老师采用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导入课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基础,教师讲解太阳的东升西落,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月亮的东升西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有许多现象,一年有四季、雷电、刮风、下雨,就连前几天的四川大地震等这些都属于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的出现都有着很深的奥秘。如我们每天清晨,太阳缓缓升起,给我们带来光明,万物都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傍晚,太阳慢慢西沉,夜幕悄悄降临,昼夜交替,周而复始,这也是自然现象的形成。 问:谁知道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 师:大家要想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做一名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的好学生,长大后才有希望实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制作昼夜交替这种现象。板书:昼夜交替 二、新授: 1、制作太阳升起、降落的动画: 师:我们把图层1命名为“太阳”在第一帧上画一个红色的太阳,取消边框线 把它转化为元件,然后在80帧上插入关键帧。 师:那么绘制的太阳应放在舞台的什么位置?(舞台的右边)为什么? 太阳升起、降落走的是一条什么路线?(弧线) 让太阳沿着这条弧线运动运用什么动画来完成?(运动引导层) 问:弧线怎样画?(直线和箭头工具) 师: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太阳的图层上创建动作补间动画了。 2、制作月亮升起、降落的动画: 师:首先插入图层2命名为“月亮”,大家思考一下: 问:能在月亮图层的第一帧上画出月亮吗?(不能)为什么? (太阳和月亮是交替出现的。) 师:我们应在81帧上插入关键帧,然后画出月亮,在160帧上插入关键帧,利用运动引导层完成月亮的动画制作。 因为太阳落山后,月亮升起来了,可以让月亮与太阳共用一条引导线。那么怎样运用引导线呢?(在160帧上插入帧)。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单号学生完成太阳动画制作。 双号学生完成月亮动画制作。 总结: 今天完成的动画和以前学习的动画有什么不同。 两个运动物体的动画是交替出现的。2、两个运动物体运用的一条运动引导线。) 板书设计: 十九 昼夜交替 运动引导层: 月亮图层: 第81帧 第160帧 画月亮并转化为元件 太阳图层: 第1帧 第80帧 画太阳转化为元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