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 2 课 小猫变变变 《小猫变变变》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初体验》的第2 课,学生通过第 1 课《小猫漫步》的学习,已经对 Scratch 编程软件不再陌生了,能够调用指令区中的指令,让舞台上的角色动起来。而这一课时,则是在第1 课时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析任务,利用程序性思维来解决问题。主要内容是:在编写程序之前,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再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算法。整个学习内容包括:变背景、变角色;通过情景导入,将任务分解成“添加舞台背景”、“小猫变角色(小猫变大、小猫讲故事、小猫变颜色、增加角色: 小猫变小猴)”这两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则是:“选择背景”,调用“外观”类中的各种指令来改变小猫的大小、小猫的颜色等。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性增强,好奇心强,愿意探索和发现新的自我,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依赖中求独立,求知欲强,竞争心渐强。针对这种心理特征,若采用自主学习、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小猫变变变》这一课,对六年级学生进一步了解Scratch 指令的运用起到了夯实基础的作用。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建议 本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了如何让小猫实现与背景和角色相关的改变,整个内容是围绕“小猫变变变”这一主任务来设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重点、难点经过处理之后隐藏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探究,亲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操作的平台,从而轻松解决问题、突破重点,使单一的操作提升为对学生创造力及计算思维的培养。本课实践和操作并重,本身的内容很有趣,大部分学生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同学,我们应该加强指导。具体到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上课之前编好程序,利用录屏软件录制成“小猫变变变”的小动画视频, 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以学生尝试、探究为主,教师点拨、总结为辅的教学教学策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究,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教师要对学生稍微控制,自主探究中在恰当时宜给予一定的提醒与点拨,让学生不至于在探究中迷失方向。 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时,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在制作完成后,注重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与交流。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六 班级 任课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课题 第 2 课 小猫变变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算法”思维。 知道添加舞台背景的四种方法。 知道运用“外观”类指令控制角色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在任务探究中理解“算法”思维。 在任务探究中掌握添加舞台背景的方法。 四、参考教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在任务探究中学会运用“外观”类指令。 1790700-344043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索能力和相互学习、评价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Scratch 编程语言中“外观”类指令的运用。 难点:合理选择编程软件中指令,养成利用流程图的形式分解任务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机房、多媒体课件及资源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上课初始,老师继续上一节课中的动画播放:用 Scratch 编制的动画视频 ——“小猫变变变”视频中出现一个魔 法师,他可以对小猫施展一些魔法,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如:改变小猫所处的环境,改变小猫的 观看教师提供引入情境 体形、皮毛,甚至直接将小猫变成一只的 Scratch 程序范 通过视频中“小猫变变变” 的动画引出本课的课题,激发 可爱的小猴。 例并进行思考与交 流。 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的魔术要升级了哦,大家期待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一)任务分解的方法 师:在视频中,我们发现魔法师让小猫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在 生 1:小猫出现在草地上了。 生 2:小猫变大 短短的几秒钟里,小猫发生了如此多的了。变化,那我们如何用指令来实现这些变 化呢? 生 3:小猫旁边 请同学们按时间顺序来展示小猫的变化。 出现了文字解说, 告诉观众,它变大了。还有小猫由黄 师:比如,有些同学用语文的中首色变成了蓝色,最 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用自 新知学习 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连词将小猫 后小猫变成了一只 然语言、流程图、思维导图来 的变化顺序连起来了。同学们还有其他 小猴。 的方法吗? 师:那箭头表示变化的方法其实还可以进行分类的吧,我可以将其优化成两大部分:“变背景”和“变角色”。此处课件中呈现思维导图。 总结:我们用生活语言描述变化, 用的是自然语言;我们用图解的方式描 描述算法。 述,用的是思维导图。其实,计算机学习编程中,最常用的是流程图。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179070063490 (二)流程图的介绍 教师总结:其实同学们说的用箭头表示变化顺序的方法就有流程图的思想,只是我们要注意规范使用流程图中的符号。 任务一:添加舞台背景锦囊提示: 将鼠标指针移到舞台背景设置 通过阅读教材区的“选择一个背景”按钮上,会弹出或者结合新知学习 让学生在尝试中掌握 四种添加背景的方式,从下往上依次 内容,完成任务一 Scratch 中的指令调用操作。 是:“选择一个背景”“绘制”“随机”的要求。 和“上传背景”。 任务提升: 那要换角色怎么办?有几种方法呢? 师:我们要将所学融会贯通哦! 任务二:小猫变角色 小猫变大 “将大小增加”和“将大小设为” 有什么区别呢? “将大小增加”:是指每执行一次该指令,小猫就变大一点。 学生行为预设: 有同学是直接 修改“舞台背景设置区”中的大小参数;有同学调用了 “指令区”中的“将 大小增加”;还有 教师首先不讲解操作步 骤,让学生自己探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任务探究 “将大小设为”:是指每执行一次同学调用了“指令 该指令,就可以将小猫变为设定值大 小,再次点击不改变大小。 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小猫的大小。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小猫讲故事 区”中的“将大小 设为”。 小猫变大的任务,操作方 法教材中有提供。教师主要是要做好引导,以及在容易混淆 生:前一条指 的知识点上进行对比,让学生 令只会使“你好!”发现其异同。 “外观”类中的“说 你好 ! 2 秒” 保持在舞台上 2 秒 指令和“说 你好!”指令有什么区别 呢? 钟;后一条指令会使“您好!”一直 引导学生学会前后融会贯 老师演示不同指令展示的效果。 在舞台上出现,直 通。 到下一条的指令出 小猫变颜色 现。 要将小猫的颜色改变,我们可以使 用“外观”类中的“将 颜色 特效增加 生:尝试“马 25”指令。使用该指令,除了可以改变赛克”“亮度”“漩颜色特效,我们还可以单击“颜色”右涡”等指令展示出边的倒三角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特不同效果。 效,如“马赛克”。 生:其实与“将大小增加”“将大小设为”指令是一样的。 “将 颜色 特效增加”和“将 颜 生:尝试“将颜色 特效增加”和 “将 颜色 特效设 色 特效设定为”指令与“将大小增加” 定为”这两种指令 “将大小设为”指令有什么区别? 的不同效果。 增加角色:小猫变小猴 添加角色有几种方法呢?编写不同角色的脚本,要分别选中后再调用指令。 【教师巡查,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任务提升: 怎样通过修改指令来使小猫变小呢? 巩固与练习 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完成“练功 通过评比,提高学生的评 操作、练习、 价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 坊”的内容,并练习“益智园”的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谈谈在这节课中学到的编程指令。 分享与总结 总结: 学到的“外观”类指令有“将大小增加”和“将大小设为”;将“颜色特效增加”和“将颜色特效设定为”。 学会了分别在舞台背景设置区和角色列表与设置区添加背景和添加角色的四种方法。 如果想让小猴隐藏得更久,我们只需把“等待 5 秒”指令中的数值“5”更改成一个更大的数值即可。 交流与讨论 让学生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