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第十三课设置动态效果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过程1激情引入2探究新知3拓展巩固4评价小结第一部分激情引入标注教师播放红线女.ppt。观看:红线女.ppt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一)标注: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设置切换效果切换效果:指多媒体作品播放时页面间切换的方式、速度和各种特殊效果等。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一)标注: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并理解。设置切换效果在WPS演示中可以通过使用“动画”功能来实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一)标注: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将演示文稿“红线女.ppt”中的第二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为“平滑淡出”、速度为“00.50”,声音为“风铃”。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二)标注: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在WPS演示中,通过“动画”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提供的各种设置功能,可以为同一张幻灯片不同的对象分别设置动画效果。设置对象的切换效果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二)标注: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将演示文稿“红线女.ppt”中的第四张幻灯片中的图片设置动画方案,添加强调效果为“放大/缩小”,为第四张幻灯片中的文字自定义为动画,添加进入效果为向外展开的“菱形”,设置在单击时开始,速度为中速。设置对象的切换效果第三部分拓展巩固课堂练习题:(1)演示文稿“红线女.ppt”中的第三、第四、第五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为“溶解”、速度为“00.500”,声音为“风铃”。(2)为演示文稿“红线女.ppt”第三张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动画方案为“随机线条”。第四部分评价小结标注: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序号学习内容能否掌握1能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能?不能?2能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能?不能?3会为幻灯片中的图片设置动画效果。能?不能?其他收获thankyou!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案章节名称: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二单元制作多媒体作品 第十三课《设置动态效果》 【学习目标】:1、认识多媒体作品页面切换的方式,并学会进行适当的设置。2、学会为多媒体作品中的对象选用并设置适当的动态效果。【学习重、难点】:认识多媒体作品页面切换的方式,并学会进行适当的设置。学会为多媒体作品中的对象选用并设置适当的动态效果。学习环节导学内容师生笔记学法指导1、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同学。2、同学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图片或其他资源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3、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然后完成活动任务。4、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课堂导学自主探究任务一:在WPS演示中可以通过使用“动画”功能实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学习提示]1、选择菜单“动画”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任务二:在WPS演示中,通过“动画”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提供的各种设置功能,可以为同一张幻灯片不同的对象分别设置动画效果。[学习提示]1、选择菜单“动画”对幻灯片里不同对象进行动画效果设置。2、这是对同一张幻灯片不同的对象(文字、图片等)分别设置动画效果。拓展提升1、演示文稿“红线女.ppt”中的第三、第四、第五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为“溶解”、速度为“00.50”,声音为“风铃”。[学习提示]1、多张幻灯片设置同一动画效果时,设置前必须选中所有须设动画效果的幻灯片,然后才进行相应的动画效果设置。第三张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动画方案为“随机线条”。[学习提示]1、这是对文字进行动画效果设置,必须选定文字所在的文本框再进行相应的动画效果设置。、评价小结填写本节课学习评价。(在线学习评价调查链接)表13-1学习评价表序号学习内容能否掌握1能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能?不能?2能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能?不能?3会为幻灯片中的图片设置动画效果能?不能?其他收获:总结自己完成本节课活动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学习提示]单击在线学习评价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写入其它收获项中课后导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年级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章节名称第二单元第十三课设置动态效果学科信息技术授课班级七年级()班授课时数1课时设计者所属学校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多媒体作品页面切换的方式,并学会进行适当的设置。2、学会为多媒体作品中的对象选用并设置适当的动态效果。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2、学会与同学相互协同完成任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养成正确的审美观。2、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采用的是广东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发中心编著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设置动态效果是第二单元《制作多媒体作品》中的内容。2、本课学习内容有:学会多媒体作品页面切换的方式和学会为多媒体作品中的对象选用并设置适当的动态效果,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承接,体现了问题解决与“技术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认识多媒体作品页面切换的方式,并学会进行适当的设置通过创设课件、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学会为多媒体作品中的对象选用并设置适当的动态效果。通过创设课件、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结合信息过程在生活实际中的呈现,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4、教学对象分析:1.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多媒体知识。2.经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设置动态效果的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为多媒体作品中的对象选用并设置适当的动态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5、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6、教学策略: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为此我把课本知识分解成两个活动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7、教学媒体: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软件准备:PPT课件微视频 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1、播放微视频(微视频有相关设置动态效果的内容)学生观看视频微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深刻认识设置动态效果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1)课件展示P101——P102图13-1——图13-3任务一:在WPS演示中可以通过使用“动画”功能实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图片通过创设课件和图片,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件展示P103——P104图13-4——图13-5Bbb、播放微视频(有关设置动态效果方面)b任务二:在WPS演示中,通过“动画”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提供的各种设置功能,可以为同一张幻灯片不同的对象分别设置动画效果。图片微视频通过展示的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8分)课堂练习题:演示文稿“红线女.ppt”中的第三、第四、第五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为“溶解”、速度为“00.50”,声音为“风铃”。(2)为演示文稿“红线女.ppt”第三张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动画方案为“随机线条”。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PPT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8分)1、展示P105页表13-1,要求学生完成学习评价表2、让学生小结学生本节课内容,有不全面的,老师进行补充小结。学生完成学习评价表2、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图片让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效果五、板书设计略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多媒体作品页面切换的方式和学会为多媒体作品中的对象选用并设置适当的动态效果。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及教学进度,力图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3课设置动态效果 教案.doc 第13课设置动态效果 课件.pptx 第13课设置动态效果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