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位数减法(竖式计算)》 教案 教学过程: 课题 《三位数减法(竖式计算)》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创设的情境,探究将两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减法,能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减法并能用竖式熟练地进行计算。 2、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并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在尝试和辨析中理解、提升,自然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减法并能用竖式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评价关注点 交流能力、算理表达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 环节 环节目标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自己编题目的兴趣。 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利用旧知识迁移到新知,为新授作铺垫。 1、小胖、小亚、小丁丁正在进行拍皮球比赛,这是他们拍皮球的个数: 小胖 小亚 小丁丁 78 93 154 从表格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表格里的数据提一个关于减法的小问题吗? 小亚比小胖多拍几个? 93-78 小丁丁比小亚多拍几个? 154-93 小丁丁比小胖多拍几个? 154-78 2、93-78 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格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学生边说计算过程边板书 小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 揭示课题: 这两个算式和93-78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就来学习三位数减法(板书) 学生的自主编题和列式能力以及倾听能力。 活动二: 探究新知 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计算经验,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探索 的过程。 让学生经历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减法的算理,能完整说出计算过程。 1、在堂练本上计算154-93。 2、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并汇报算理。 3、同学们齐声说算理。 4、小结: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作10。 5、接着请你在堂练本上计算154-78。 6、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并汇报算理。 7、女生、男生分别齐声说算理,老师把黑板上154-93的竖式计算写完整。 8、这道题和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 小结:哪一位不够减,从它的前一位退1作10. 现在李老师要考考你,我把154-78中的154的5变成0,算式变成了什么?(104-78) 和前两题比有什么不同?(被减数中间有0) 个位上4减8不够减,十位上是0,怎么办?你能借助位置图来摆一摆吗? 两人合作,借助位置图计算104-78 11、学生上黑板摆,边摆老师边完成板书。 小结:看到0,向前走, 看看哪一位上有。 借到了,往后走, 0上有点看作9。 为什么0上有点看作9? 13、现在我们简单得来说一说计算过程。 带学生说算理: 个位上4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十位是0,从百位退1作10,14-8=6,十位上0上有点看作9,9-7=2,百位上1退1是0,首位不写0,所以104-78=26。 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交流能力、算理表达能力。 观察能力。 动手探究能力。 活动三: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三位数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1、闯关 第一关:芝麻开门 109-27 105-69 100-34 100这个数中的两个0有区别吗? 第二关:火眼金睛 1、 2、 3、 第三关:大显身手 三位数竖式计算的正确率。 总结归纳能力 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四: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清晰表达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法 93-78=15 154-93=61 154-78=76 104-78=26 93 154 154 13 - 78 - 93 - 78 104 15 61 76 - 78 个位不够减, 十位不够减, 26 从十位退1作10 从百位退1作10 哪一位不够减,从它的前一位退1作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