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仿真光控节能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是通过光控小夜灯的情境创设教学内容,把micro:bit的硬件组成和MakeCode软件界面融入到情境教学中,并提出用亮度级别模拟环境中光的亮度,把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新知。 这节课的内容是认识micro:bit硬件组成和MakeCode软件界面,及其中的“亮度级别”侦测模块和“如果为true则”指令。首先设置亮度级别,当亮度级别低于设置值时LED屏幕上的灯全部亮起,当亮度级别大于设置值时LED屏幕上的灯全部熄灭。本课以家用光控小夜灯创设教学场景,通过调节MakeCode模拟演示区中亮度来控制LED屏幕上的灯是亮还是灭的,让学生体验通过micro:bit模拟环境光的变化实现控制灯亮、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是指导学生在掌握指令功能后,可以分组实践或分组竞赛,设计光的亮度不同,亮灯盏数也不同的光控作品。在活动中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micro:bit板,既陌生又充满了好奇感,本年龄段的学生十分关注具有挑战性的事物,通过教师对micro:bit的硬件组成和MakeCode软件界面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micro:bit的兴趣。本课学习利用micro:bit来模拟光控节能灯,为后面活动课设计丰富多彩的作品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 1、了解micro:bit的硬件组成及MakeCode软件界面。 2、了解控制LED点阵屏中的“显示LED”指令功能。 3、用亮度级别控制LED的变化。 4、会通过模拟光调节来体验环境光的变化。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micro:bit的硬件组成及MakeCode软件界面,同时根据需要点亮LED屏。 教学难点:如何设定不同的亮度,调节模拟光来模拟环境光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导课时引导学生先体验光控制的灯,如:小夜灯、路灯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带着问题去思考,为导入本课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讲授法:引导学生认识micro:bit硬件组成及MakeCode软件界面,同时分析“显示LED”指令功能和定义亮度级别变量。 3、任务驱动法:学生围绕任务创建主题场景,设计角色,规划脚本。 4、自主探究法: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自主探究。可分模块规划任务,如:①认识micro:bit硬件组成;②认识MakeCode软件界面;③规划脚本。各组带着问题和要求完成模块任务,最后将各自的模块整合成完整的任务。 5、交流、评价法: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要进行交流讨论,将本课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可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给予适当评价和总结,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六、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教学广播系统、话筒 2、教学资源 光控小夜灯 七、教学过程 导课(4分钟) 1、导课:通过展示小夜灯,引导学生思考小夜灯的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倾听学生汇报。 3、归纳小结:这是一款光控小夜灯,是能够随着环境光变化的设备。 揭示课题:第9课 仿真光控小夜灯。 活动任务,制作步骤(4分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65页,明确探究活动任务并构思制作仿真光控小夜灯的脚本思路。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学生分组汇报。 4、归纳小结:仿真光控小夜灯的设计步骤。 (1)认识micro:bit硬件组成。 (2)认识MakeCode软件组成。 编写仿真简易光控灯脚本。 三、制作活动,任务准备(10分钟) 1、认识micro:bit硬件组成。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micro:bit板正、反两面组成部分及各个部分的功能。 (2)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3)巡视指导。 2、认识MakeCode软件界面。 (1)打开MakeCode编辑器,并调试。 (2)教师介绍软件界面中的三区域及每个区域的功能。 (3)引导学生认识编程指令区中各个指令的功能。 (4)引入仿真光控灯运用到的指令。 3、规划脚本。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63-64页内容,思考如何编写仿真光控灯脚本。 小组交流,讨论,形成脚本思路。 四、编写脚本(10分钟) 编写仿真光控节能灯脚本。 (1)为仿真简易光控灯添加“亮度级别”指令和“如果为true则”指令 (2)为了助于学生理解,讲解时可借助流程图分析脚本编写的思路。 (3)引导学生理解程序流程图,编写本段脚本。 (4)巡视指导。 (5)讲解存在的共性问题。 同学间互助并继续调试脚本 五、测试与优化脚本(2分钟) 1、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内容,注意教材要求关注的以下几点: (1)观察亮度级别设置是否合理。 (2)在模拟演示区将鼠标移动至圆形光线亮度图标处。 (3)观察LED点阵屏的变化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同学间相互运行脚本,交互提出反馈意见或建议。 六、创新活动(6分钟) 1、我们能根据亮度级别的大小,结合“逻辑”模块的“如果为true则”指令及比较指令使脚本拥有判断功能。 2、使用多组“如果为true则”指令和比较指令完成多条件的判断。 (1)当亮度级别小于等于64时,所有灯亮起来。 (2)当亮度级别大于64小于128时,15个灯亮起来。 (3)当亮度级别大于等于128时,所有灯熄灭。 具体程序编写可参见教材第66页图9-8. 总结评价(4分钟) 1、展播部分学生作品。 2、引导分组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 3、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第66页活动评价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