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下信息技术 3.2启动并认识powerpoint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八下信息技术 3.2启动并认识powerpoint 教案

资源简介

认识和启动Powerpoint2003
一、教材分析(3点)
(一)教材分析
《认识和启动powerpoint2003》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powerpoint2003是微软公司推出的office家族成员之一。它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汇集在一个作品中,用它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简单方便,较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word的操作,对powerpoint2003中的许多菜单、工具的操作会有种似曾相识之感,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powerpoint2003。
(二)教学目标(3点)、
认知目标
1、了解powerpoint2003
2、学会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2003
3、学会选择版式的方法
4、掌握幻灯片上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
5、理解“新建”命令和插入“新幻灯片”命令的不同。
技能目标
能用powerpoint2003制作2页幻灯片,对新软件有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幻灯片的界面组成
2、幻灯片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
“新建”命令和插入“新幻灯片”命令的不同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指导:
我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 比较发现法”,对于新的软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在考虑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多讲无益,将基本操作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目的。
学法指导: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变知识的灌输对象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本次课
中让学生制作的2页幻灯片,巧妙地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
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
不觉实现了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从而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5点)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我为学生展示powerpoint2003生动实例,让学生感受powerpoint2003的应用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任务驱动
任务一:启动powerpoint2003,
任务二:新建演示文稿
任务三:插入新幻灯片
任务四:给幻灯片的文字改变字体、字号
任务五:保存幻灯片
任务六:幻灯片放映
3、引导自学
一份演示文稿要充分表现某一个主题往往需要多张幻灯片,学生自主与
同学间合作,交流完成插入第二张幻灯片。
4、个性练习
让学生制作2张简单的演示文稿--自我介绍。题目可以自拟,内容自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展示。
5、评价反馈
学生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我说完了,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