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活动4 动态效果添精彩 教材分析 本活动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重要部分,是通过使用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中的各个对象设置动态效果,增强观赏性;通过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使幻灯片之间像放电影一样,更加生动。 本活动教学分为2个阶段来完成: 1.设置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上的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 2.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为幻灯片添加切换效果。 二、学情分析 本章是围绕制作电子相册展开的,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Powerpoint创建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本节课是对前三节知识的延伸,是在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添加动画效果。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对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有关学习内容感兴趣。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设置自定义动画。 (2)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 (3)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根据“加工坊”和微课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分组协作设置有个性的动画效果,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3)通过作品评价的过程体验,了解多媒体作品评价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作品评价,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培养评价意识。 (2)体会技术服务于应用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2.教学难点 自定义动画灵活、合理的运用。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师采用情境激趣、任务驱动等方法,以完成“家庭旅游相册秀”为主线,又分别设计了一个个的小任务,难度逐渐增加,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交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另外,还为学有余力地学生设置了拓展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和小组成员讨论,解决问题。各个小组之间展开比赛,通力合作,争取赢得“优胜奖牌”。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宣布小组合作规则:每组先完成的同学,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作品的制作。小组全部成员完成获得两颗星,回答问题或上台操作的小组获得一颗星,五角星最多的小组被评为“优胜组”。 引导学生观看微课或利用教材进行预习。 了解分组,并选取小组长 明确小组合作规则 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使学生了解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激趣导入 引入新课 播放“马鞍山旅游.ppt”. 提问:看完了这幅作品,大家觉得这个演示文稿做的好不好? 其实,这么“炫”的效果,就是利用了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来完成的。带着对ppt的好奇与向往,我们来一起学习“动态效果添精彩”(板书)。 仔细观察并思考 学生回答 认真听讲,明确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知探究 设置自定义动画 1教师演示:打开“家庭旅游相册秀.ppt”,给第二张幻灯片中的图片1,设置“弹跳”的进入动画效果。 2.任务一:按照同样的方法,为图片2、图片3、图片4设置不同的“进入”动画效果。 3.学生展示作品,自评,师评。提出问题:虽然动画效果设置的很准确,但每次都要单击鼠标才能播放,有的速度也比较快,怎么解决呢? 进而提出任务二:设置动画效果,让图片1单击时出现,图片2、图片3、图片4按顺序自动出现,并适当调整速度。(参照课本或观看微课) 4.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讲解设置的过程。提出问题:图片3和图片4大小相同,能不能让它们同时出现? 5.教师总结: 之后(板书):在前一个动画结束之后开始播放,之前(板书):与前一个动画同时播放。 6.任务三:为幻灯片3和幻灯片4设置合适的自定义动画效果。 注意:自定义动画效果种类的选择可以不参照教材,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 7.学生演示作品,并评价。 8.学生进一步完善作品。 认真思考,观看演示 分组完成任务一 展示作品,思考问题,完成任务二 学生上台演示操作 认真听讲,明确要点 分组完成任务三 演示作品,自评互评 进一步完善 通过教师演示,掌握基本操作。通过设置一个个的小任务,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 及时展示作品,并评价,使学生及时明确学习方向 及时总结,内化知识 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方法 二、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1.教师讲解: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的不同。 1. 参照教材或观看微课,完成任务四:为每张幻灯片设置动态切换效果。 注意:每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要注意“速度”(板书)和“换片方式”(板书)的设置, 2.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讲解设置的过程。 3.教师总结: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4.学生完善作品,保存文件。 了解本课任务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延伸拓展 拓展练习一:观看“自定义动画拓展篇”微课,为第5张幻灯片上的青蛙设置合理的动画效果。 1.学生演示 2.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总结:动作路径 拓展练习二:“小船”在湖上先出现,然后随意地划行,最终消失在远方。(机动) 1.删除第一张幻灯片的自定义动画效果。 2.为第二张幻灯片添加合适的动画效果。 分组完成拓展任务 上台演示 认真思考 学生完成动画效果的添加。 使学生逐步掌握动作路径的操作 进一步延伸,为一个对象添加多个动画效果 课堂评价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展示作品,自评、师评、互评。 展示反例:引导学生注意: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动画效果、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应用,忽视内容的表达,也不要过度修饰,主次不明,影响幻灯片内容的表达。 给予优胜组精神上的鼓励。 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共同欣赏亮点,认识不足的地方 认真听讲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点 掌握恰当运用技术的技巧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置自定义动画 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合情合理地设置动画效果 总结:想制作一个优秀的作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经过不断地评价、修改,作品才能逐步完善。只要你多练习,勤思考,一定可以做出更加出彩的作品! 学生总结 认真听讲 回顾所学,内化知识 明确优秀作品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