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演示文稿的超级链接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五节课,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通过插入超级链接、动作按钮来实现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交互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 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内容,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对多媒体作品进行排版、规划和设计。虽然超级超级链接对于他们来说已不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有不少学生以前接触过,但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就没有再用到过,大多数学生已经忘了它的用途和用法。 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习惯 由于我在课上一直贯彻“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较强,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究。所以在各个任务的完成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任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超级链接的含义和作用。 2、让学生熟悉超级链接的功能,能熟练掌握操作文本、图片、动作按钮设置超级链接的方法。 3、学会链接目标的选择方法 4、了解文本的无痕链接与有痕链接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评价他人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感受。 2、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文本、图片、动作按钮的超级链接的方法 2、掌握逆向链接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1、链接目标的选择方法 2、逆向链接的操作方法。 3、链接目标中其他文档的选择。 4、文本的无痕链接与有痕链接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情景导学 任务驱动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智力快车》的节目吗? 生:看过。 师:那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啊? 生:知识类的竞答题目。 师:今天老师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一组知识类的竞答题目,同学们想不想也试试? 生:想! 教师展示一组竞赛题目,用分组竞答的方式来进行。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一组题目,看哪个小组回答正确的题目多,哪个小组就获胜。 师:竞赛完了,下面老师要问同学们两个问题:1、今天的竞赛题是用什么软件做的?2、播放方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思考回答1、ppt 2、播放的时候不是按顺序播放 师:我们把这种可以实现幻灯片之间任意跳转的播放方式,称之为:超级链接。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为演示文稿设置超级链接”(ppt展示板书)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组竞赛类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发现问题,为以下的新课教学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1、超级链接中的设置对象讲授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刚才的竞赛题,有哪些元素里有超级链接? 学生观察:按钮,文字…… 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生:鼠标移到上面,形状变成了手 师:展示ppt板书:超级链接设置的元素可以有,艺术字,图片,文字,自选图形等 【设计意图】学生对刚才游戏的热情转为理性的分析,初步了解超级链接的特点 2、超级链接设置的方法 师:超级链接的命令在ppt哪里可以找到呢? 生:菜单、工具栏、右键菜单。 师:请一个同学现场完善一个超级链接。 生:操作 师:小结刚才的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抛开传统的讲授演示,通过刚才对超级链接对象、特点以及位置的介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己探究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 3、完善“刘家峡好地方”,制作超级链接 (1)、设置图片链接 布置任务一:请大家打开“刘家峡是个好地方”演示文稿,为第三张到第七张设置超级链接。 师:请一个同学展示你的完成结果。 学生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播放过程中的问题:欣赏完刘家峡风光后,如何回到第三张幻灯片? 生:用图片做链接回到第三张。 师:很好!那如果我某一页既要回到第三张幻灯片又要回到第一张首页,或者直接跳转到结束页。都用图片做链接,会有什么问题? 生:混淆,时间长了搞不清。 师由此引入到动作按钮的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问题,自然过渡到返回按钮的知识点。引导同学们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合作精神。 (2)、动作按钮 师:动作按钮既可以实现超级链接的功能,又可以有明确的指示作用。有没有同学会做? 鼓励学生上来试试 教师再小结动作按钮的操作方法 布置任务二:为“刘家峡风光”里的每一张幻灯片设置动作按钮,分别链接到第三张导航页面、第一张首页以及最后一张结束页。 (3)文本链接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把刘家峡风光的页面全部设置好了链接。现在请同学们为第二张幻灯片“刘家峡名人”和“刘家峡小吃”设置链接。尝试用文字作为链接对象设置链接。 学生操作,观察并发现问题 师:文字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链接后文字颜色变了,并出现了下划线。 能不能实现链接后文字不发生变化? 生尝试操作,未能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亲身体验制作超级链接,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查学生刚才的自主学习效果,帮助他们分析超链接后有哪些变化并总结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链接后文字的变化的问题引出无痕链接,突破本课的难点。将作为本节课课后拓展。 (4)外部链接 (教师预留一个“刘家峡小吃”,故意不将它放入演示文稿,由此引入外部链接的方法) 师:现在还剩一个“刘家峡小吃”没有完成了,可是演示文稿中没有内容,怎么办? 讲解外部链接的方法 学生操作,完善。 布置任务三:1、为“刘家峡小吃”设置外部超级链接,链接到“刘家峡小吃”ppt 中。2、为演示文稿的结束页中的网页设置超级链接,使之可以链接到对应的网站里 3、为首页设置超级链接,链接“刘家峡是个好地方.doc”中 (三)对照评价标准 评定学生作品 师:现在,请所有同学暂停制作,没有完成的以后再抽时间完成。现在我们进行部分作品的交流,对照作品评价标准进行等级评定。 师生评价作品 对照评级标准进行评级:小于6分者为不及格,7分为及格,大于等于8分为优秀。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评价标准的进一步细化,有效进行课堂学习效果反馈。 (四)小结结束新课,延伸拓展任务 师: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生回答 师小结:课件演示本课主要学习内容,超链接中的两大要素:链接对象,链接目标。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延伸拓展: (五)对照评价标准 评定学生作品 师:现在,请所有同学暂时制作,没有完成的以后再抽时间完成。现在我们进行部分作品的交流,对照作品评价标准进行等级评定。 师生评价作品 对照评级标准进行评级:小于6分者为不及格,7分为及格,大于等于8分为优秀。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评价标准的进一步细化,有效进行课堂学习效果反馈。 (六)小结结束新课,延伸拓展任务 师: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生回答 师小结:课件演示本课主要学习内容,超链接中的两大要素:链接对象,链接目标。最后布置课外作业延伸拓展: 有痕链接与无痕链接的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有所收获,课外作业的拓展,为下一节课留下悬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