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边框和底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如何为指定的对象加上边框和底纹。 过程与方法:采用图例展示,讲解步骤,布置任务,动手操作,作品展示,说明方法,多样实现,引出下文。通过拓展教学,开阔学生的制作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边框和底纹色调、风格搭配恰当,具有美感。)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边框和底纹》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小节。本节课围绕学习边框和底纹设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学会设置形式多样的边框、底纹。教学内容是文章修饰中应用最广泛的知识要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我校汽修班的新生,学生在前面的章节里已初步掌握了文字录入及文字修饰、段落格式设置、字间距、行间距的设置、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等方法。对学习本课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并且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学习,并能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置页面边框、文字或段落的底纹。 难点:设置页面边框的不同线型和设置底纹时应用范围的选择。 五、授课课时: 1个课时 六、教学准备: 本课采用教学课件及机房多媒体投影教学。 七、教学模式与策略: 本节课主要采用采用复习、观察对比引入法、悬疑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及自主探究学习法来开展教学。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 让学生复习插入图片的操作,教师演示。 2、情境感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word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了对艺术字、剪贴画、图片的处理设置方式,能够运用Word进行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操作,有设计简单图文并茂Word文档的经验。那么怎样使文章更美呢?请同学们看教材。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教材中的实例, 提问学生:你能发现这个文档与我们前面学过的文档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略)。 导言:“给文章加上美丽的边框和底纹,会使文章更加赏心悦目。”这就是我们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结合课本上的案例讲授新课。 (1)设置边框和底纹 第一步:选定一段文字; 第二步: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①选择“边框”选项卡对文字、段落设置边框; ②选择“页面边框”选项卡设置页面边框; ③选择“底纹”选项卡对文字、段落设置底纹; ④选择应用范围 A、 段落边框 步骤1:把光标定位到要设置的段落中; 步骤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下图"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步骤3:在"应用范围",选择段落; 步骤4:在"设置"中选择“方框”,在“线型”列表框中选择"虚线"; 步骤5:单击"颜色"下拉列表框中的箭头按钮,从弹出的面板中选择"蓝 色",单击"宽度"下拉列表框中的箭头按钮,从弹出的列表中选择0.5磅; 步骤6:通过单击"预览"中的四个按钮可以设置只有一个边、二个边、三个边的边框; 步骤7: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B、 段落底纹 步骤1:打开刚才的对话框; 步骤2:单击“底纹”选项卡,将填充颜色选择为“灰色-30%”; 步骤3:设置"应用范围"为“段落”,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给文字加上边框和底纹,操作前首先要选定文本,然后在"应用范围"中选择"文字",其它操作与上述一样 。 C、页面的边框和底纹 步骤1:打开刚才的对话框,单击“页面边框”选项卡; 步骤2:单击“艺术型”的下拉列表框,选择第一个“苹果”; 步骤3:设置"应用范围"为"整篇文档",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学生自主操作或者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再找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可进行各别辅导,最后总结、评价和奖励。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巩固练习。 1、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尝试,再请学生进行演示和说明。 2、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再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后归纳出学习的成果。 (四)教学评价 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品中选择较好的作品进行讲评,然后让学生把作品进行修改后保存到作业文件夹中,便于评价和展示。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在Word页面的边框和底纹加上美丽的边框和底纹,会让文章更加赏心悦目,美观大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