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 表格制作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创建表格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教材第四章《文字处理》中的第五节内容,之前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在Word中编辑文本,格式设置等基础操作,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少数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获取表格的新知识,了解表格创建的含义,理解表格在文字处理中的作用。 掌握创建表格的3种方法:快捷按钮、菜单命令、手动绘制。 过程与方法: 展示表格样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表格的组成(行、列、单元格)。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表格,进一步熟练掌握表格的创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并增强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的意识。 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创建表格的三种方法。 四、教学难点: 不规则表格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准备: 将一组学生队列位置分别用文字描述呈现、表格呈现; 一份“小组成员档案表”样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一组文字,用来描述一组学生的队列位置;再将队列位置用表格的方式表现。 提问:哪一种表示方法更好?为什么? 结论:日常工作学习中,有时候用表格表示信息会更加的直观、清楚。 列举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表格示例(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表格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表格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新课讲解: 展示一份“小组成员档案表” 观察表格的组成:横是行,竖是列,行列交叉的空白方框称为“单元格”。 任务一:使用菜单创建表格: 学生思考:应该确定几行几列? “边学边做”参考课本137页相关内容 请完成的学生演示操作方法(其他同学补充) 就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寻求解决办法,如果出现多出的行或列应该怎么办?少了呢? 引入新知识点——插入/删除行或列 任务二:使用按钮和手动绘制的方法创建表格。 小组合作完成,完成较快的同学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的制作。 任务三:输入表格标题及表格中的文字: 问题:表格位于文档的顶部,如何插入标题? 教师演示操作(选中表格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三)学生点评 1、展示几份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自己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