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 置 文 本 格 式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字体、字号及颜色等的设置。 2、掌握复制字符格式(格式刷)、段落格式设置的操作。 【重难点】 1、字体的设置 2、段落的设置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文件夹的建立、新建文档及保存文档。 Ⅱ.新课讲授 一、设置字体: 在设置字体前,应先选中要设置的字符。 1、改变字体: (1)在 “格式工具栏”的“字体”下拉式列表中选择 (2)“格式”/右击→字体→中(英)文字体→确定 2、改变字体大小 (1)在 “格式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式列表中选择 (2)“格式”/右击→字体→字号→确定 3、改变字型: (1) “格式工具栏”中有两个按钮,可设置粗体(B)、斜体(I)。 (2)“格式”/右击→字体→选择字型→确定 4、给文本加下划线 (1) 单击格式工具栏的“U”按钮。 (2)“格式”/右击→字体→“下划线”→确定 5、设置首字下沉 (1)将光标定位到需要产生首字下沉效果的段落中去 (2)格式→首字下沉→在位置的选项组中选择下沉的形式→设置下沉文字的字 体,下沉的行数→确定 6、给文本加边框或底纹: (1)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字符边框”或“字符底纹”按钮。 (2)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表格和边框”,出现“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在其“外围框线”或“底纹颜色”中选择,还可通过“线型”选择框线线型。 (3)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其对话框的“边框”或“底纹”上选择。 7、水平缩放文本: (1)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字符缩放”按钮。 (2)格式→字体→ 字符间距→缩放→ 选择比例。 8、改变文本的颜色 (1)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颜色”按钮。 (2)格式→字体→ 字体→选择颜色→确定。 9、给文本加着重号或双删除线 (1)选择“视图→工具栏”中的“其他格式”,然后单击“其他格式”工具栏中的 “着重号”或“双删除线”按钮。 (2)或选择“格式→字体”中的“着重号”或双删除线。 10、设置动态效果: 格式→字体→动态效果→选择效果→ 确定。 二、设置段落 若只设置一段的段落格式,只需将光标移入段中(不一定选中),若要设置多段的段落格式,则需选中这些段。 1、改变段落的对齐方式: 有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和左对齐五中方式。 (1)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或“分散对齐”按钮。若四个按钮均未选中(选择“两端对齐”后再按一次),则表明为“左对齐”。 (2)格式→段落→缩进与间距→对齐方式 2、改变段落的缩进方式: (1)拖动标尺上的三个缩进标志 “首行缩进”标志:只控制段落第一行的起始位置。 “悬挂缩进”标志:控制段落除第一行以外其它各行的起始位置。 “左缩进”标志:控制整个段落左端的缩进位置。 “右缩进”标志:控制整个段落的右端缩进位置。 (2)精确控制段落的缩进量:格式→段落→缩进与间距→缩进→设置左右缩进量→ 特殊格式(对首行缩进与悬挂缩进缩进) → 度量值。 3、设置段内行间距: (1)选择“格式→段落→缩进与间距→行距” 。 行距格式分单倍行距、1.5倍行距、2倍行距、多倍行距、最小值、固定值等六种。后面三种都要再输入设置值(A);除固定值外,其它五种格式的实际行距随字体大小而改变。 (2)“其它格式”工具栏可选择前三种行距。 4、设置段间距: 选择“格式→段落→缩进与间距→段前/段后”可设置该段与前面(或后面)段之间的间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