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下信息技术 3.5设置边框和底纹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七下信息技术 3.5设置边框和底纹 教案

资源简介

设置边框和底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教材《初中信息技术》,本课的教学设计是第三单元诗词集锦第第五节《设置边框和底纹》。
本课是本册教材
Word软件知识技能学习美化文章以及为第三单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班牌、贺卡、电子报刊等综合任务的设计创作建立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是文章修饰中应用最广泛和最频繁的知识要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包含3个选项卡:边框、页面边框、底纹。边框是针对对象进行设置,它可以对文字、段落、图片、艺术字、表格等进行设置,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word软件,对于对象的概念知识积淀还不够丰满,所以对于边框的处理,就放在五年级word提高中学习,留给学生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所以本课学习页面边框和底纹选项卡的内容。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我校七年级学生,学生前面已经初步掌握了文字修饰、段落格式、对齐方式、字间距、行间距的设置、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方法,对学习本课来说,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Word软件是本学期学生第一次学习,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使用我始终贯穿的是输入、修饰学生语文课上自己的作文,在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把自己本学期的纸面作文输入计算机上变成了电子稿,并伴随技能的学习进行了字符、段落的修饰,插入了图片和艺术字进行美化。上传到了班级的博客上进行了展示交流,学生应用的技能不断的提高,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在英特网上展示出来,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截至到本课学生已经完成了四个专题的作文:《童年趣事》、《快乐玩偶》、《师恩难忘》、《冬日美景》。在本课中按照这四个专题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作文的美化。?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及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给文章设置边框和底纹,并会用打印预览观看作品效果。?
2、在尝试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意识,感受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置页面边框、文字或段落的底纹。?
难点:设置页面边框的不同线型和设置底纹时应用范围的选择。?
五、教学准备
WORD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的专题作文。?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感知,揭示课题
1、师:(请大家观看课件)欣赏一组画,有画框的画和没有画框的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预设生:画装在画框里更好看,增加了画的艺术性,更有立体感,更真实??。?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看见像画框这样的框,(继续看课件)比如相框,窗户框、门框,应用这样广泛,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
预设生:装扮、美化生活等等。
师:同样在
word中给制作的文档添加像画框、相框这样的框也可以起到美化作用,在word中叫边框。
板书:边框
这节课我们用添加边框的方式继续美化我们的《成长的足迹文集》。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画框、相框、窗户框、门框引入,让学生理解文档中的
边框就如同生活中的这些框,
它们的作用是美化和装饰作用。
边框和底纹也是这样的作用?。
应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边框以及它的作用。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页面边框设置的学习
1、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打开上节课制作的《成长的脚印》文集,给文档添加页面边框。
自学方法:打开书P46,自主学习一、设置页面边框,边看书边操作,遇到问题可以和小组
的同学一起研究解决。?
(2)学生看书动手自学。
?2、学生汇报。
在“格式”菜单上,单击“边框和底纹”弹出对话框
①单击“页面边框”选项卡。
②?挑选艺术型,可以选择“艺术型”框中的选项。
③调整边框的宽度
④观看预览的效果?
⑤选择应用的范围?
⑥单击“确定”
3、在这个对话框中除了艺术型以外,还有什么型的边框,认真读书的孩子就能发现,是普
通线型边框。
?(1)下面就请各位小编辑,尝试一下,如果运用普通线型设计页面边框的话,可以从那几
方面进行设置。
(发印有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纸条)
你尝试了那个选项,预览到了它的效果。就在哪一项上画√
(2)学生交流尝试的成果
①选择一种线型,
②改变颜色和宽度
③在“设置”下单击一种边框选项。
可以有方框、阴影、三维、自定义等选项。指 定边框只显示在页面的指定边缘
(例如只显示在页面的顶部边缘),就单击“设置”下的“自 定义”,然后在“预览”下单击显示边框的位置。
(3)师:下面可以选择艺术型或线型继续添加页面边框完成设计。有问题的可以看帮助文档。
(二)、底纹设置的学习
(1)师过渡:刚才我们添加页面边框给文章进行了美化,还可以给文章添加色彩使文章更漂亮。
《秋天的色彩》是我们文集中的一篇文章,请你读一读,读出了秋天的哪些色彩?
秋天的色彩
秋天的色彩天气总是很晴朗,蔚蓝的天空中一丝云也没有,我常常抬头仰望,觉得老舍笔下草原的天空就是这样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
我喜欢秋天中银杏叶的黄,尤其是在路灯照耀下的那种色彩。在黑夜的映衬下,那种黄不是金灿灿的,黄得有些娇嫩,黄得有些含蓄。路上的行人很少,那路灯照着的银杏树就像画在画布上的油画,很美。
我还喜欢枫叶的红,红得热烈,没有哪一种颜料能调出如此浓烈的色彩。我在设想着哪一天我能去一个很大的枫林,独自在枫林中徜徉,让枫叶的红流进我的血液。此时,我想起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想必古人对枫叶也是情有独钟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最开心的是农民,那古铜色的脸,那被岁月刻下痕迹的皱纹里都洋溢着笑容。往日的辛苦和汗水仿佛就没有发生过。看着他们,你不禁去想:幸福快乐是如此简单。我们何必去烦恼?
我喜欢秋天,我喜欢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热爱生活,我要让我的生活如秋天一样多姿多彩。
生:蔚蓝的天空、金灿灿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古铜色的脸。
师:秋天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也正是这些多彩的颜色让我们感觉秋天更加美丽,那你能不能尝试着给我们的文集也添加一些颜色呢??
(2)尝试: 为每一段设置不同颜色的底纹,来展现秋天的多姿多彩。?
(3)汇报交流。
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边框和底纹”,弹出对话框。?
①单击“底纹”选项卡。
②选择合适的颜色。
③调整图案的式样。
④观看预览的效果。
⑤选择应用的范围。
⑥单击“确定”
⑦有的同学设置的不同,这是为什么。
应用的范围是段落的颜色是长方形的。应用范围是文字的是条状。每一行之间有空白。
⑧在设置底纹的颜色时一定要注意文字颜色和底纹的颜色搭配,一般文字使用的是深色,底纹的颜色使用浅色,使文字在底色中更加突出,效果会更好。
第三环节:知识梳理,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页面边框和底纹为文章进行美化。页面边框我们可以选择普通线型
和艺术型,底纹的选择可以应用于段落或文字。你们觉得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第四环节: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一)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本小组负责的专题文章。?
要求:? 根据分组,童年趣事组,快乐玩偶组,冬日美景组,师恩难忘组。以小组合作运用这节课学习的页面边框和底纹的知识,继续美化文集。时间8分钟
(二)大家都设计好文集怎样呈现给大家那?打印出来。
如果设计的不理想,打印出来就会浪费了,为了节约纸张避免浪费,环保,所以在打印之前。我们想看一看全部页面内容的效果,怎么办?可以进行打印预览。下面就请同学尝试如何进行打印预览。
(1)学生尝试
(2)交流汇报
①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预览按钮——进入打印预览窗口。
②尝试一下窗口上的工具栏中的按钮都有什么用? 放大镜按钮,将鼠标移动到要放大的区域,单击鼠标左键,就会以100%的比例显示该区域的内容,再次单击鼠标左键,屏幕又会恢复原样。单击单页按钮可以预览一页,单击多页显示按钮,用拖动的方式选择一次查看的页数。?单击“关闭“按钮,可以结束打印预览,返回正常的编辑状态。
(三)下面用打印预览的方式看一看设计的文集,有不满意的地方继续修改。
第四环节:作品展示,归纳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
每组选出一个最优秀的作品,
小组一起再次进行加工,
代表本组参加全
班的展示互评活动。
评价标准:
1、为文集合理的进行了页面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2、能够在打印预览的状态下观看作品。?
3、恰当的运用所学知识美化作品,使作品具有美感。
4、作品具有个性特色。
交流方法:
先由本组代表说说选这个作品的理由,再由其它组同学来评价该组作品,说一说好在哪里,有些什么不足之处。学生在作品评价时,要从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对作文修饰美观,效果要与内容的协调统一等方面进行评价。
总结: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效果,说一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和最得意之处并认真的填一下学习成果评价单。学习成果评价单在所选项目里√好? 一般 需要改进为文集添加了页面边框和底纹。使用打印预览,观看打印效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美化文集,有特色。与组内同学团结协作。
5、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为《成长的足迹》文集添加页面边框和底纹进行了美化。对于这本文集,我们班的每个同学既是小作者,又是小编辑。这本文集既记录了我们在语文课上学的知识来写作文,又记录了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的打字、设置段落、字体、插入图片、艺术字等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真正记录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七、板书
八、课后反思
1、本学期的学习是以语文课中学生的作文为载体,逐步的改进作品使学生感受到了文集
在不断的变化丰富的同时自身的知识技能也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2、以小组完成文集的不同专题的形式,使学生阅读了更多的同伴的作文,同时也体会到
做一件事情要举全班之力共同完成。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
3、边框与底纹这部分涉及了3个选项卡,边框、页面边框和底纹,在教学中想把边框和页面边框做比较学习,但在试讲的过程中,添加了边框的学习,显得计算机的技能学习偏多,这部分内容留待今后学习。
4、在学生尝试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设置底纹时,原来的文字是深色,如果把底纹设置成深色时,文字就成了浅色,文字自动反相了。这与我的教学设计预设中提示学生在设置底纹时,要注意底纹设置成浅色,文字设置成深色的效果不一样。但当学生在设置底纹的时候,添加了不恰当的图案,使文字看不清楚了。这时适时地提示学生,底纹的设置要有利于阅读。通过课堂上的生成,使我感到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在生成中正确把握。
5、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充分的了解,在进行打印预览环节,提问学生设计完成后就打印出来,你们放心吗?学生齐声回答放心。这是对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不足,因为学生对大篇
幅的彩色打印所消耗的纸张和彩墨的价格没有感性认识。也不了解软件中的打印预览功能。
所以引出打印预览的导入语言需要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