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下信息技术 4.3图文混排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七下信息技术 4.3图文混排 教案

资源简介

WORD图文混排
教材分析:
学生会在Word中插入图片,但常规的插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图片只能靠一则对齐,不能任意放置,这对图文混排的美化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不能做到随心所欲的感觉。利用文本框进行图文混排,可以做到图片的任意放置,达到所要的效果。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使用WORD办公软件,为我们教学提供很好的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对word的使用已有所了解和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文字排版和图片操作。如何发挥word的图文优势,让学生认识到word的美妙之处,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学生认识到word的图文优势会对学习带来很大的动力,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地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进行文本的编辑和图片的插入。
2.区分绘图画布和文本框,了解它们不同之处。
3.调节文本框的相关参数,美化图文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word文本框的使用,使学生认识到图文混排的方法可由多种途径和方法。换个思路和角度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在word中进行图文混排的学习,培养学生美学观,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应用优势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绘图工具栏的显示和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怎样调节文本框的大小和相关参数。
绘图画布和文本框的区别。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解法、讨论法
技术支持:
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2003软件、internet网络正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向学生展示《静夜思》图文混排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静夜思》—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凝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提出问题:
1.同学们看了这个图文效果有什么感觉,你现在想些什么?
(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你认识这个效果我们应该怎样去制作呢?
(让学生试卷去分析操作过程,同时回顾以前学习过的word相关知识点,为后面的新课讲授提供知识服务。)
3.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才能完成这幅作品呢?
(提问学生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素材的采集,通过什么方法呢?激发学生自主的信息搜索与采集能力。)
二、讲授新课
1.“绘图”工具栏的显示与关闭。
单击“视图”菜单中的“工具”菜单中的子菜单,“绘图”命令。
(视图菜单是一个系统的工具栏和快捷工具显示操作,要让学生学会进行扩展应用,注意菜单含义的内涵与外延。)
注意:这是一个双向选择“按钮”,再点击一下,“绘图”工具栏消失。菜单中的“黑三角”为带有子菜单。
2.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1)方法1:
单击“插入”菜单,选择“文本框”子菜单下的“横排”或“竖排”命令按钮。
在画布上单击一下,创建了文本框。
(2)方法2: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或“竖排文本框”命令按钮。
(3)移除画布保留文本框。
点击文本框边沿,出现十字箭头时,把文本框拖出画布。然后,删除画布。(如下图)
文本框中插入图片。
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片子菜单下的“来自文件”命令按钮,
查找图片的来源并插入文本框中。
Word中插入菜单对所有对象都适用都类似,注意插入含义的扩展。
4. 布置任务,自主探究
(1).从网上搜索图片素材;
(2).创建word文档,输入古诗词、插入文本框并完成文本框中插入图片。
(3).修饰文字效果和设置文本框效果.
(4).展示作品,交流互动.
(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互动交流。
(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践为主线,探究教材内容、同学互助、讨论为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探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本课小结:
1.提问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2.教师突出强调要点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使用文本框进行图文混排
1.“绘图”工具栏的显示与关闭。
2.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3.文本框中插入图片。
4. 布置任务,自主探究
作业设计:
自己搜索素材,利用文本框设计一幅:岳飞“满江红”图文混排作品。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讲了利用文本框进行图文混排的方法. 学生对展示图文混排作品有很大的兴趣,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对文本框的插入和图片的插入操作非常熟练,但对画布删除操作不是很熟练,常常出现易想不到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多多指导,强化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练习。教学不仅仅是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培养,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活动.好的作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也是思想教育的导向源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