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件管理本领大 教案名称 文件管理本领大 课时1 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备注 本节所处章节为五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节,本课教学课时为2课时,第一课时,涉及知识点包括:区分不同文件、分类管理理念、文件夹操作分类;第二课时,涉及知识点包括:文件操作、压缩和解压缩。从教材对本节的位置安排来看,本节教学内容属于基础操作,是建立在认识计算机系统操作软件的基础上的,学好本节内容,将为后期的应用软件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备注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根据我校外来务工子弟较多的实际情况,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较少,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鼠标和键盘的操作,可能还不熟练,在本课学习过后将会得到强化。 三、教学目标 备注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根据文件扩展名和图标区分不同类型的常用文件;了解文件分类管理理念并会创建文件夹。 2、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一个小活动让学生感受“分类”的优势,达到渗透分类管理理念的目标;然后采取讲授与小游戏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记忆不同类型的常用文件的文件扩展名和图标;最后通过制定分类方法,完成创建分类文件夹的任务达到会创建文件夹的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使用分类管理文件的方法,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提升学习兴趣;通过对“文件夹重命名”操作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也可以增进同学友谊,为今后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备注 重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文件扩展名和图标区分不同类型的常用文件 2、使学生会创建文件夹 难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文件扩展名和图标区分不同类型的常用文件 2、使学生会创建文件夹 五、教学策略 备注 面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的方式击破,首先使用讲授法让学生认识文件,然后通过小游戏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记忆文件扩展名和图标,多个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巩固和强化记忆的作用;接下来采取任务驱动法演示讲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创建文件夹的方法,从而提高知识与技能。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备注 多媒体教室 课件 教具(两个书包,书包1中书本杂乱放置,无顺序,书包2中语文、数学、外语分类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袋里) 七、教学过程(可以用嵌套表格呈现具体内容) (一)课前准备部分 用时 备注 教师活动:播放舒缓音乐 学生活动: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情绪,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态。 4分钟 (二)新课导入部分 用时 备注 活动:找一找 教师活动:拿出两个书包,让两名学生分别找语文作业本。 学生活动:学生1在书包1里翻找,用时长;学生2在书包2里翻找,用时短。 教师活动:打开书包让学生观看,说一说两名同学找作业本有快慢差距的原因。 学生活动:说出原因——书包2内的书本是分类放置的,便于查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体会,通过比较差距了解分类管理的优势,渗透分类管理文件的理念。 教师活动:计算机能存储大量的信息,如果我们想从计算机中找到想要的信息就仿佛大海里捞针,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分类管理这些信息,在使用时可以快速找到它们。板书:文件管理显本领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揭示本课主要学习任务。 3分 (三)师生互动部分 用时 备注 一、区分不同文件 教师活动:计算机中存储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的。为了便于区分和管理不同文件,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名字,每类文件都有不同的图标。 1、文件名:通常文件名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主文件名,后一部分称为扩展名,中间用“.”分割。 例如(出示课件):暑假旅游.jpg 其中“暑假旅游”是主文件名,“jpg”是扩展名。 主文件名一般遵照“见名知意”的原则,可以通过文件名推断出文件的内容,可以使用字母、数字或汉字,但长度不能超过255个英文字符。 扩展名表示文件类型,长度一般为3个字符,不能随意更改。 2、文件图标 一般情况下,扩展名相同的文件即同类型的文件,在同一电脑上的图标相同。但是在不同电脑上,由于软件版本不同,同一扩展名的文件的图标可能不同。 例如(出示课件):游玩日记.txt,在不同系统电脑上的图标不同。 在Windows7系统中的一些图标默认为预览模式,显示的是文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如(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例子讲解,让学生了解文件名的组成,认识文件图标。 3、常用文件的扩展名及对应图标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课本15页表1-3-1 游戏: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准,限时5分钟。 练习:1、填写表中空缺的部分 2、连线 3、教师在教师机上随机指出文件,学生辨认 设计意图:用限制时间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快速记忆常用文件的扩展名及对应图标,限时比赛的规则增加学生学习的紧迫感,提升学习效率和乐趣。 二、善用分类来整理 1、制定分类方法 教师活动:在学会区分不同的文件后,想要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首先要制定一个可行的分类计划,例如书上是按照时间分类的(演示:打开教师机上的D盘-2015年-上学期),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活动:说一说按照什么分类,预设:文件类型、文件内容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模仿书上的例子,了解分类的方法,并且启发学生选择不同的分类方式,为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做铺垫。 2、创建文件夹 教师活动:既然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分类计划,接下来我们就来创建一些文件夹,用来放置分好类的文件。 出示任务一:在“本地磁盘(D:)”创建一个文件夹,名称可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方式决定。 分类方式 时间顺序 文件类型 文件内容 文件夹名称 2015年 不同文件 游记 设计意图:表格与任务一同展现,是为了节省学生思考文件夹名称的时间,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使任务不单调。 教师活动:演示操作“创建文件夹‘2005年’”,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1)选择新建文件夹位置。双击“计算机”,打开计算机窗口,找到“本地磁盘(D:)”图标,双击。 (2)新建文件夹。在空白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执行“新建”中的“文件夹”命令,此时工作区中多出一个文件夹图标。 (3)文件夹命名。运用我们学过的输入法,输入“2015年”,按“Enter”键。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操作演示,上机练习,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使用讲授法和演示法讲解操作,让学生较直观的学习操作方法。 教师活动:提示:文件夹名字输错了怎么办?请翻阅课本17页“教你一招”,学习解决办法,也可以同桌讨论学习。 设计意图:逐步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任务二:在刚才创建的文件夹内,在创建几个二级分类的文件夹。 三、评价 学生活动:展示任务二的完成情况 教师活动:主要从分类是否齐全、合理等方面点评学生完成情况。 15分 3分 3分 9分 16分 3分 13分 3分 (win7)(winXP) (四)课堂总结部分 用时 备注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引导口答:主要学会了文件名的组成、文件的分类方法——根据文件名和图标辨认、创建文件夹 2分 (五)课后作业部分 用时 备注 拓展: 1、阅读课本16页“信息加油站”内容,了解使用“查看”命令可以选择图标的不同显示方式。 2、预习文件操作、压缩和解压缩的操作方法。 1分 八、关键环节提炼 课前欣赏音乐,调动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 “找一找”活动引入新知学习 ↓ 区分不同文件(讲解认识文件名、文件图标、游戏巩固常用文件的扩展名和图标) ↓ 善用分类来整理(以书为例制定分类方法、任务驱动创建文件夹、巩固任务创建二级分类文件夹) ↓ 任务的展示与评价 ↓ 总结 教案名称 文件管理显本领 课时2 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备注 本节所处章节为五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节,本课教学课时为2课时,第一课时,涉及知识点包括:区分不同文件、分类管理理念、文件夹操作分类;第二课时,涉及知识点包括:文件操作、压缩和解压缩。从教材对本节的位置安排来看,本节教学内容属于基础操作,是建立在认识计算机系统操作软件的基础上的,学好本节内容,将为后期的应用软件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备注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根据我校外来务工子弟较多的实际情况,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较少,学习基础薄弱。本课为第2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文件的分类方法以及创建文件夹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即将掌握文件的复制或移动、删除等操作和压缩与解压文件的操作方法,知识与技能将得到提高。 三、教学目标 备注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复制或移动文件、删除文件、还原误删文件;了解能使用“搜索栏”搜索文件;会压缩及解压文件。 2、过程与方法:旧知识复习导入,让学生在D盘名为“五年级”的文件夹里以自己的名字为名创建一个新文件夹以备今后作品的存放;然后继续完成文件的分类操作——文件的复制或移动,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完成任务一、二掌握并区分复制或移动的方法;自主探究掌握删除文件和误删还原的方法完成任务三;再完成综合任务四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再向学生介绍文件管理的另一种高效手段——文件的压缩,教师讲解“压缩文件夹”的操作,学生完成任务五;学生自主探究“解压缩文件”的操作完成任务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学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友谊。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备注 重点:1、学生会复制或移动文件、删除文件、还原误删文件 2、能区分复制文件与移动文件的差别。 3、会压缩及解压文件 难点:1、学生会复制或移动文件、删除文件、还原误删文件 2、能区分复制文件与移动文件的差别。 五、教学策略 备注 本课主要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逐步完成任务中收获知识与技能,有一部分知识是在教师讲解前一任务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后一任务,考虑到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弱的情况。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备注 多媒体教室 课件 制作“解压文件”的操作演示视频 七、教学过程(可以用嵌套表格呈现具体内容) (一)课前准备部分 用时 备注 教师活动:播放舒缓音乐 学生活动: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情绪,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态。 4分 (二)新课导入部分 用时 备注 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使用分类管理法来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你们还记得如何创建文件夹吗? 出示练习:在D盘名为“五年级”的文件夹里以自己的名字为名创建一个新文件夹。 学生活动:上机操作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为后期任务做铺垫,同时此文件夹也将长期作为学生作品的存放处。 教师活动:今后同学们要将自己信息技术作品都存放在这个文件夹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完成文件的分类管理。 板书:文件管理显本领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揭示本课主要学习任务。 3分 (三)师生互动部分 用时 备注 一、文件操作 1、文件的复制或移动 教师活动:文件夹都已经建立好了,想一想下一步要做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将不同类型的文件移动到相应的文件夹里。教师活动:首先来学习文件的复制或移动。 (1)演示讲解“文件的复制”操作(操作过程略),出示任务一:将桌面文件“琪琪的收获”复制到桌面 “2015年” 文件夹中的“上学期”文件夹中。 学生活动:完成任务一 教师提示: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翻阅课本17页“做一做”,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提问教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一掌握“文件的复制”操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自主学习还是请老师或同学帮助,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2)演示讲解“文件的移动”操作(操作过程略),出示任务二:将桌面文件“琪琪的收获”移动到“2015年”文件夹中的“上学期”文件夹中。 教师提问: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预设)弹出对话框提示“此位置已经包含同名文件”,是否需要替换? 教师提示:此时可以先取消文件的操作,然后查看一下两个文件的内容是否一致,再决定是否需要替换。任务二中的需要移动的文件与原本就存在于文件夹中的文件相同,所以可以替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二掌握“文件的移动”操作,并且解决同一文件名的文件出现在同一文件夹的问题。 (3)区分文件的复制与移动 教师活动:通过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你能说说复制和移动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活动:回答:(预设)复制是将文件的副本放到别处,原来的文件并没有改变位置;移动是将原来的文件放到别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两个任务,区分文件的复制与文件的移动。 2、文件的删除与误删还原 (1)文件的删除 教师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三:阅读课本18页“教你一招”,尝试删除文件“琪琪的收获”,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讨论。 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三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演示操作,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学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友谊。 (2)误删还原 教师活动:如果我们不小心删除了本来有用的文件,该怎么办呢?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学生活动:学生演示“误删还原”的操作(预设有学生在做任务三时已经学会“误删还原”的操作方法) 教师提示:你学会了吗?大家赶快试试把文件“琪琪的收获”还原吧!如果你还有问题请继续阅读课本18页“教你一招”,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学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友谊。 3、综合任务 教师活动:出示任务四:将目标文件夹内的文件分别放置到对应的文件夹中,完成文件分类。 学生活动:完成任务四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文件操作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起到巩固技能,熟练掌握的作用。 4、评价 教师活动:主要从分类的文件是否齐全、合理等方面点评学生完成情况 二、文件的压缩与解压 1、文件的压缩 教师活动:通过大家的努力,咱们的文件都按类整理的放在计算机中了,大家做得真棒!下面老师要再向大家介绍一种文件管理的方法——文件的压缩。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文件存放的空间,还可将多个文件和文件夹合并成一个文件,方便文件的快速传输。 教师活动:演示讲解“文件的压缩”操作(操作过程略),出示任务五:在自己的二级分类文件夹中任选一个,对它进行压缩,保存位置不变。 学生活动:完成任务五 2、解压缩文件 教师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六:阅读课本19页“做一做2”或者观看桌面视频文件,尝试解压刚才的文件,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讨论。 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六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做小老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学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友谊。 教师活动:提示学生,将做好分类的文件夹(如“2005年”)移动到自己名字的文件夹里。 设计意图:将本课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 3、评价 教师活动:查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小结出现的问题 25分 10分 8分 5分 2分 8分 2分 (四)课堂总结部分 用时 备注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本节课你学会了对文件的哪些操作? 学生活动:引导口答:对文件的操作,包括: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文件的删除和误删还原、文件的压缩与解压。 教师活动:同学们学的可真多啊!希望大家今后能把这些技术运用到日常的信息技术学习中,让你的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1分 (五)课后作业部分 用时 备注 拓展: 1、阅读课本18页“教你一招”内容,了解使用“搜索栏”查找目标文件。 1、阅读课本19页 “信息加油站”内容,了解“压缩文件”的知识。 1分 八、关键环节提炼 课前欣赏音乐,调动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 旧知识复习引入新知学习“文件操作” ↓ 讲解文件的复制或移动、区别复制与移动 ↓ 自主探究学习文件的删除和误删还原 ↓ 完成综合任务以及对任务的评价 ↓ 讲解文件的压缩、自主探究学习解压文件及对任务的评价 ↓ 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