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第三节美化文档 授课班级 七年级 课 型 新授 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文本编辑的方法,掌握文字、段落的设置与修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 教学重点 文字的设置与修饰;段落的设置。 教学难点 1.设置文字格式的具体方法。 2.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色的效果,以及不同字体、字号、字色效果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 观察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流 程 教学过程拓展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看下面两篇文档,比较一下两个文档有什么不同,请指出来。假如你是报社的主编,你会优先选择哪一篇文档呢?(美化的文档),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篇文档有什么不同之处?(后者比前者多了图片的美化效果)。那么,我们大家能不能把这篇文档设计出来呢?能,又该如何来实现这一效果呢?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美化文档。 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㈡讲授新课 ⒈直述讲解,演示操作。 “文字环绕”……“四周环绕”:文字在所选图片方形界框的四周环绕。 “文字环绕”……“紧密型环绕”:文字紧密环绕于实际图片的边缘,而不是环绕于图片的边界。 “文字环绕”……“衬于文字下方”:将图片排在正文之后,形成水印的效果。 “文字环绕”……“衬于文字上方”:将图片排在正文之前,形成遮盖的效果。 首字下沉:文章的某落段第一个字使用“首字下沉”,其目的就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这一部分内容全部由教师讲解,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将操作过程给全体学生,使学生能方便地观察全过程。同时注意与学生的沟通,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 ⒉学生动手操作,综合训练 首先要求学生先输入文本内容,然后插入剪贴画,再一步步进行各种环绕方式设定。让学生在每次的设定变化中体会其不同之处,并掌握各种方式的操作要领及用处。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信息处理的多样性。 ⒊设计错误陷井,巩固新知 设置字号的方法,由老师操作演示给全体学生,操作过程中故意给出错误的操作方法,(没有选中文字而对文字进行设置字号操作),由学生来分析原因并纠正错误,从而巩固知识。 通过设置 "错误陷阱",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反馈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因替老师纠错而兴趣大增,活跃课堂气氛。 ⒋给文章整体润色,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给出一篇文章由学生各自进行润色美化。活动结束,挑选几篇美化效果比较好的文章演示给全体学生,并请大家评审出美化效果最佳的作品。 这一小节的设计,主要是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信息综合处理的能力。 ㈢总结、延伸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美化文档 字符格式的设置 文字的修饰 文字的特殊效果 段落格式的设置 1、段落的缩进方式 2、段落的对齐方式 3、行距 三、边框和底纹设置 四、项目符号和编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