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制作家庭相册 活动1 家庭相册初了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子相册的构成:使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相册制作封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根据“加工坊”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组协作设置有个性的相册封面,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大胆演示、展示作品,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通过对幻灯片艺术字合理、灵活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 1、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2、封面艺术字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 制作封面艺术字 四、学生分析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了Word的编辑环境,PowerPoint编辑环境与其类似,这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上手。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我适当地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将放手让他们自学,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引导、示范讲解下完成任务。 五、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根据“加工坊”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我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导线,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将学生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解决问题。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六、学法指导 通过创设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实践中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展示照片集“皖南风光”与电子相册“家庭旅游相册秀”让学生作对比,看看哪种相册更美观,从而引出电子相册的话题。 2、分步讲解电子相册的构成:让学生总结。 3、介绍相册封面的构成:让学生识记。 4、设疑“制作电子相册需要使用什么软件?”引导学生回答“Powerpoint”。 5、引导学生对比“Word”与“Powerpoint”界面和工作环境有什么异同,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缩减学生与“Powerpoint”的陌生感。 6、演示怎样设置幻灯片的空白版式,生跟随练习。 7、演示怎样设置幻灯片的背景,生跟随练习。 8、演示怎样插入封面艺术字,生跟随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9、知识拓展,让学生分组,各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养蚕记”、“时间去哪了”),参照教材完成作品结构,完成选定主题作品的封面制作。 10、教师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