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伟大的发明精心绘》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描绘我的中国梦》第二节《小小画家初登场》第一课时《百变模板显个性》 2.所用教材版本:中国地图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导入素材的方法、保存作品的方法。(2)学会使用“用颜色填充”、“取色”工具为封闭图形填充颜色。(3)通过为图形填色增加美术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赏中国绘画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2)通过教师演示操作,感受画图软件的绘画功能,在体验采集信息的同时学会处理信息。(3)分层次地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大家积极投入学习,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欣赏中国绘画视频的同时,感受我国伟大的传统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操。(2)在为图形填色的过程中,感受色彩装扮生活的美好,懂得美好生活需要通过努力去装扮去创造的生活价值观。(3)在学习过程中对待遇到的困难能以踏实、认真、耐心、乐观的科学态度去寻找解决途径。 (二)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习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它是以后学生学习其它应用软件的基础。本课是基于上节课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启动方法、窗口的组成、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区分等一些简单操作的初步了解,进一步探究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软件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导入素材、保存作品,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2. 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我的伙伴计算机》之后,对计算机不再陌生,也能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基础操作,但是大家对信息课的学习略感乏味,第二单元《描绘我的中国梦》正是调动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良好开端,小学生对学习绘画有极高的兴趣,本课主要采用课件引导、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式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 对于新接触信息课的五年级学生,由于家庭情况,对于电脑操作使用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形式上, 多采用同桌互帮,小组交流,以优带差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恰当、灵活运用“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完成探究任务。 (三)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全课运用激趣导入、任务驱动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空间环境。通过观察欣赏中国古代发明简笔画,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通过布置任务完成练习,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进行巩固新知,练习形式多样,既照顾全体学生又突出个性的发展,同时练习中预设问题,给学生以探究、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创新能力。 2.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 任务一:用“颜色填充”工具为图片上色。目标:掌握“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在填充时,一定要在封闭的范围内进行。 任务二:用“颜色选取器”工具为图片上色。目标:掌握“颜色选取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当用户需要对两个对象进行相同颜色填充,可采用此工具,能保证其颜色的绝对相同。 任务三:从“任务三”文件夹中选择一张你喜欢的中国古代发明简笔画图片,发挥想象,为它填上不同的颜色。目标:恰当、灵活运用“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完成探究任务。 (2)教学中使用技术和媒体:多媒体网络理教室、“红蜘蛛”软件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 考查、设计意图 信息技术 的应用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5分钟)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例如锦绣山河、宏伟的建筑、自古以来伟大的发明、悠久的文化艺术等等。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象过,从古至今人们把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吗? 师:大家说的不错,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方式——绘画。先人就是用“画笔”描绘出我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和灿烂文明。当然“绘画”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中国的绘画。(教师播放视频1) 师:时代在发展,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绘画的方式也在发展,我们不仅只用“画笔”在纸上画,我们还可以用电脑来画,下面我们也来欣赏一下电脑绘图。(播放视频2)这节课我们就来切实地感受一下电脑绘图的魅力。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简便化,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他们涂上颜色。 随着教师抛出的问题,学生们跃跃欲试,生回答:文字记载、绘画…… 学生跟随老师欣赏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学习的热情以及绘画的兴趣被激发。 通过对电脑绘图视频的欣赏,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也为以后学习其他的绘图软件有了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红蜘蛛”广播 探究新知, 操作演练 (30分钟) 学习用“颜色填充”工具填充颜色; 教师演示操作如何导入素材,用“颜色填充”工具为图片上色。 任务一:用“颜色填充”工具着色练习。小组合作互相帮助,教师分派给每个学生学习任务为图形填色,图形表面看似完全一样,实际有细小的未封闭部分。预设问题在于填充是针对封闭图形。 教师总结归纳:在填充时,一定要在封闭的范围内进行。 学习用“颜色选取器”为图片上色; 教师出示一张两条完全一样的拨浪鼓图,左边的拨浪鼓有颜色很漂亮,右边的没有颜色,谁能把右边的拨浪鼓涂上和左边一模一样的颜色呢?教师操作演示。 任务二:用“颜色选取器”为“任务二”文件夹中的图片上色。预设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适合运用取色工具。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当用户需要对两个对象进行相同颜色填充,可采用此工具,能保证其颜色的绝对相同。 任务三:从“任务三”文件夹中选择一张你喜欢的中国古代发明简笔画图片,发挥想象,为它填上不同的颜色。 作品欣赏 教师通过广播同学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自己以及同学们的作品,并且进行评价。教师总结:一幅好的作品要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那么就需要了解色彩的搭配,介绍色彩搭配相关知识。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活动,学会操作使用。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同学成功,有的同学遇到问题。学生能够找到问题的原因及通过组内交流探讨或者寻求教师的帮助找到问题所在及时处理解决。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活动,学会操作使用。 学生操作练习的同时积极思考。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以及互评。 掌握“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颜色选取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恰当、灵活运用“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完成探究任务。 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以及审美能力。 小结 (5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颜色填充”和“颜色选取器”这两种工具为图片涂颜色,大家回去思考一下,如何使用“颜色选取器”工具选取背景色呢? 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伟大发明精心绘 任务一:用“颜色填充”工具为图片上色。——“封闭” 任务二:用“颜色选取器”工具为图片上色。——“相同” 任务三:从“任务三”文件夹中选择一张你喜欢的中国古代发明简笔画图片,发挥想象,为它填上不同的颜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