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题 神奇网络初体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上网方式。激发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网络无处不在。体验电脑网络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体验电脑网络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热情。 2.了解常用的上网方式。 教学难点 了解电脑网络的概念。 教学具准备 带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网络机房,儿歌素材,两台电脑断开网络 学情分析 5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在Windows 7下操作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查找、打开、查看等操作的方法,大部分学生有自主上网查资料、找游戏的经验。 模式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激趣入境 网络笑话“蜜蜂搞对象”,结尾“好歹蜘蛛也是搞网络的”。蜘蛛搞得什么网? 学生尝试绘制蛛网。 评价学生画的如何。都紧密连接的比较好。 激趣导入 释题定标 生活中网络无处不在(出示课题“神奇网络初体验”)。 制定标准,明确目标 自学质疑 打开书第62页,通过自学了解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或用到的网络。 网络运用越来越广,今年连自行车都联网了。 老师广播一段音乐mv,两人没有收到,让学生认识网络的连入方式。 培养自学能力 发散思维 探究体验 网上游宝岛: 认识浏览器,知道浏览器的基本功能,知道在哪里输入网址。 认识网址: 通过网址介绍,认识到诈骗网页的简单识别方法。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共享,通过网络浏览和下载别人分享的资源。但是,未经许可的入侵他人电脑是非法的。 讨论网游问题,不能沉迷。 出示网络文明公约,全体朗读。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朋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我会处理: 列举模拟情境,让学生辨析如何运用文明公约应对。 网友见面 聊天问个人信息。 虚假广告,弹窗诱导用户点击。 把学生的操作上升到理论高度 安全自护知识 展示评价 给大家介绍几个健康有益的网址:(PPT) 学生分享自己常用的学习网址或APP 展示自己,培养自信 应用拓展 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以“文明上网”自己制作一份电子宣传卡,提醒身边的伙伴文明上网,懂得安全自护。 培养自学能力。 板书设计 神奇网络初体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