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绘制图形很便捷 课程类型:讲授课+ 教学年级:四年级 课时安排:1个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插入各种常见图形的方法; 掌握在图形中添加文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会组合图形和设置图形的叠放次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图形与文字搭配的乐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插入图形的方法以及对图形的设置; 在图形中插入文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设置图形的叠放次序。 教学环境、教具: 计算机网络教室、课件(PPT)、WPS文字、素材文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景导入 (3分钟) 比一比:【PPT展示】 聆听 思考 比较 异同 回答 通过对比更加明显的突出插入文本框的效果,同时依托作品回顾知识。让孩子们发现图文并茂的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分钟) 【PPT展示】 全班 齐读 学习 目标 齐读,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学习便于课后评价。 学习新知 (3分钟) 一、插入图形: 点击“插入”——“形状”——选择合适的图形插入文档。(打开WPS文档,请学生代表演示。) 【PPT展示】 1、调整图形大小及位置:(导学单呈现) 【根据学情PPT展示】 2、设置填充颜色及轮廓:(导学单呈现) 【根据学情PPT展示】 观察 思考 聆听 记忆 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操作步骤。 学生整体基础好,前面所学知识扎实,则个别学生可根据“导学单”自主学习。 若基础一般,则教师PPT展示,全体回顾操作。 通过讲解及操作演示让学生知道插入图形的方法。 根据学情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5分钟) 【PPT展示】 学生代表大声读挑战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自主操作完成挑战任务 通过设计挑战一,结合语文学科所学古诗,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素质。 (四) 学习新知 (2分钟) 二、在图形中添加文字: 选中图形右击——“添加文字” 【PPT展示】 倾听 思考 记忆 操作 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五) 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5分钟) 【PPT展示】 学生代表大声读挑战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完成挑战,组内互帮互助。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设计挑战任务,多学科整合。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六) 学习新知 (3分钟) 三、设置图形叠放次序: 选中图形——右击——“置于顶层”“置于底层” 【PPT展示】 四、组合对象 按下shift键的同时,依次选中要组合的图形,右击——“组合” 【PPT展示】 观察 倾听 思考 记忆 观察 倾听 思考 记忆 操作 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配合课前录好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重点强调“shift”键的配合使用,shift键是否按下是能否同时依次选中多图形的关键。 (七) 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 (12分钟) 【PPT展示】 齐读任务要求, 小组讨论 合作完成任务。 分享交流作品展示。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父亲节电子贺卡任务,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 (八) 课堂小结 (2分钟)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同时整理板书,拼凑“五角星”梳理知识点。 【PPT展示】 聆听 思考 理解 回忆 观看板书,梳理知识点 通过小结梳理知识点,通过板书“五角星”的设计,加深记忆,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九) 多元评价 (3分钟) 自我评价:结合评分细则,进行五星评价(伸出小手,五个指头打分。) 组内评价:利用学习评价单小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根据课堂综合表现,小组奖励五角星。 【PPT展示】 自我评价 组内评价 对本节课学习成果进行价。 自我,小组,教师评价相结合,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十) 课后扩展 (1分钟) 【PPT展示】 下课时常规教育:整理鼠标、键盘,整齐摆放椅子,做到桌清椅进。轻声慢步,有序离开机房。 倾听 记忆 整理桌椅安静有序离开机房 利用课堂所学,综合应用在生活中。 学生常规教育,使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 绘制图形很便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