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感受信息处处在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 能说出常见的信息传递交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 学 难 点: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 具 准 备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上了一年的信息技术课,在这一年里我们上课的地点都是在机房,并且都用到了计算机,那么这门课为什么不叫计算机课而叫信息技术课呢?你能说出两者的区别吗? 教师总结: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计算机。计算机课程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惟一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而且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 二、新授 要理解信息技术是什么首先我们要学习什么是信息。在生活中处处有信息,我们时刻都在获取信息,你能举出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1、人体感觉器官获取的信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巴倡导的、手摸到的等。 2、仪器设备检测到的信息。 师生一起总结信息的概念。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古代和现代常见的信息传递交流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区别。 教师总结:古代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信鸽、差役传信、烽火狼烟等,现在信息传递的方式有电子邮件、微信等。信息传递的发展趋势是速度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安全性越来越好。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请同学阅读教材,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经历的五大阶段,并在小组内交流你得到感想。 三、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的使用信息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了解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列举获得的信息 学生对比总结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小组交流讨论,发言。 课后反思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区别,再介绍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比总结已有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