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数据排序和筛选 数据排序 教材分析 《数据排序和筛选》是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一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的第4节。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WPS表格中输入数据、编辑工作表、在单元格中进行简单公式计算之后的一节内容。前后内容过渡自然、知识结构衔接合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使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学习如何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隐藏不需要的数据。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WPS表格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还可以对数据排序和筛选,可以使我们对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变得更加便捷、方便、直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意识,使其具备管理信息的能力,体会WPS表格在数据处理方面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工作表、格式化工作表的操作技能,并学会了在WPS表格中进行计算机和统计的基本操作,对WPS表格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时,对排序和筛选的操作应以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和教师的适时辅导来完成。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班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操作能力可能略有差别,因此,在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上会形成差异。为了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会到成功乐趣,本节课,我共设计2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为排序,第二课时为筛选。在任务的设计上做到有梯度,即:任务由易到难,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同时,教师在学生学习时要把精力集中在班级弱群体——“学困生”身上,我设计了为学生解答疑惑的过程,多关注他们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对于优秀生,一方面要拓展他们的知识,同时要鼓励他们帮助身边的“学困生”掌握知识,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标。 本节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 数据排序。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 (1)理解排序概念; 2.技能目标: (2)掌握数据的升序、降序、自定义排序操作; (3)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4)敢于大胆尝试,在讲解时力求表达清楚、声音洪亮; (5)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的排序。 教学难点:排序关键字的选定和排序方式的选择,自定义筛选条件的使用,以及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子教室;WPS办公软件;表格素材。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统计出了所有参加《我是校园“小明星”》活动竞赛同学的单项成绩和总成绩,可是,在本次活动中,谁将获得“最佳小歌手”“最佳运动员”和“最佳设计师”,以及本次活动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呢? 师:同学们,请看显示器这是《我是校园“小明星”活动成绩表 》,请同学们 【抢答】哪位同学将获得“最佳小歌手”“最佳运动员”和“最佳设计师”?以及本次活动的冠军、亚军和季军? 生:学生积极思考,力争想出最好的方法,踊跃发言。? 师:(大家反映很快,观察的很认真,如果在数据很多的情况下我们要想找到答案有一定的困难。)有没有便捷、快速的方法帮助我们无论在数据有都少条的情况下都能准确的找到答案呢?(有)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 数据排序和筛选。(板书:第四课 数据排序和筛选。 数据排序) (二)新课讲授 1.排序 师:WPS表格为我们提供了数据排序功能,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出音乐、体育、美术最高分及冠军、亚军和季军。 【排序概念】什么叫排序呢? 排序指按照工作表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字段数据重新排列记录的顺序。字段指的就是音乐、美术、体育、总成绩每一列。 【过度】下面我们以找出“音乐”最高分为例,一起看一下如何进行操作。 【教师演示】打开“我是校园‘小明星’活动成绩表”,讲解音乐成绩由高到低的排序方法。 关键字。 降序。 有、无标题行的讲解。 【师提问】刚刚,老师选择的是“降序”排列,观察数据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从大到小)那“升序”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呢?(从小到大)同学们在应用时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定就可以。 【学生尝试1】找出音乐最高分。 【学生演示,教师鼓励】给音乐排序。 【学生活动1:完成20页,左上角的试一试】 在进行“数据排序”操作时,在“开始”功能区中,如果我们分别选择“排序”命令菜单中的“升序排序”或“降序排序”,数据的排序会有什么不同呢?按照那一列进行排序的?(序号) 【师提示】我们只选定“音乐”这一列,在进行“降序”排序,能否实现找到“音乐”最高分的同学呢? 【生尝试】用“开始”功能区的“降序”排序,找出“音乐”最高分的同学? 【学生演示1】 【教师小结1】“排序”菜单中的“升序排序”“降序排序”和“自定义”只是选择的数据区域不同,功能是一样的,使用时根据习惯去操作就可以。(板书:“升序排序”“降序排序”和“自定义”) 【学生分组练习1】下面,请找出体育(1组)、美术(2组)及总成绩前3名的学生(3、4组)。 【学生分组演示1】 【过度】现在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数据排序的方法。可在“自定义”排序中还有多条件排序的功能。 【学生活动2】 师:在“自定义”排序窗口除了有主要关键字,还有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这两个选项在排序时也经常用到。 师:如要求“成绩表”按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如果总成绩相同时,美术成绩高的排在前面,这时除了设置“主要关键字”选项外,还要设置“次要关键字”为列E(美术成绩所在列。)(电视出示拓展题目,学生尝试。) 【生同组之间交流】汇报操作步骤。 【生操作】其他可以让学生跟着操作。 【解 疑】 同学们,你们在完成排序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生:学生把多关键字排序理解成了两次排序,结果就不一样了。让学生演示过程,加深全班同学的印象。(学生再次操作) 【小结】排序时,一定要读懂排序要求,在根据需要进行排序条件的设置。 【学生活动3】将“成绩表”按总成绩由高到低“降序”排序,如果总成绩相同时,体育成绩高的排在前面。(电视出示拓展题目,学生尝试。) (三)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学习大家一定完全掌握了排序的使用方法,下面一起回忆一下,WPS表格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排序,(“降序排序”“升序排序”“自定义排序”)。 同学们,排序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有很重要的作用,生活中也常应用到,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排序来解决? 学生回答(体育课排队,评三好学生,成绩排名……) 师:大家回答的很准确,今后,希望同学们能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节课我们就到这,下课! (四)板 书 第四课 数据排序和筛选 数据排序 1.降序排序 2.升序排序 3.自定义排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