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度比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各种长度比较的方法:观察法、重叠法、度量法。 2.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3.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获得对日常生活与周围环境中的简单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的经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材分析 《长度比较》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几何小实践”中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知道长度比较的一些基本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传统教学着重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操练和对比较结果的描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注重对长度比较方法的掌握和体验测量时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则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更有利,因为它会留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这个空间所包含的不仅有方法的探索与习得,更有亲身经历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突出对长度比较方法的探究,体会在测量时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更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与方法。 学生分析 “长度比较”对于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来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概念,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但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其中长度比较中的“直接比较”,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比较出两个长度差异明显的物体的长度,但是对于比较的方法的归纳概括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间接比较”是本课一个重点,在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多次合作操作和独立操作,体会测量时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本节课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操作活动,操作后的感悟和表达、课堂中的组织教学都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重点难点 重点: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其长短) 难点: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技术应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常规积累 游戏:比一比(实物演示) 1.教师出示铅笔、直尺、水杯、吸管,进行长度比较 小结:像这样我们直接能用眼睛观察出长度的方法,叫做:观察法(板书) 学生回答 PPT 让孩子通过视觉观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事物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对长度比较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认识。 认识重叠法 一.比较铅笔和粉笔(铅笔和铅笔)的长度 1)铅笔和粉笔谁长谁短? 总结:当长度差异比较明显的物体进行长度比较时,我们可以采用观察法 2)两支铅笔(长度相差不大)谁长谁短?你能用观察法比较吗? 二.比较绳子的长短?? 1.出示小巧、小亚和小胖 1)仔细听一听,小巧、小亚和小胖他们三人在为什么事情发生争执呢? 2)谁有好方法能帮他们比较出绳子的长短? ①说说你的方法(那你为什么不采用刚刚学习的观察法进行比较呢?) 小结:长度差距不明显的物体进行长度比较时,一端对齐,比较另外一端,另外一端长的就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重叠法(板书) 2.那现在你能不能比较刚才两支铅笔谁长谁短了? 学生交流 学生听录音 学生发言 同桌讨论 学生交流 学生比一比 PPT 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身高的比较,在对观察法进行进一步巩固练习的同时提前渗透长度的概念。 设置“铅笔与粉笔”、“绳子长短”的长度比较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归纳长度比较的各类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以及主动探究的能力。 认识度量法 一.比较四边形纸片中红、蓝两边的长度 1.出示四边形纸片 红色的边和蓝色的边哪条长? 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上台演示方法 小结:看来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用重叠法进行比较,也学会了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比较。 二.在方格纸上比较长度 1.出示图片 1)请你用刚刚学过的方法说一说哪个物体最长 小结:长度差异大的物体比较时,用观察法是最方便的 2)有什么方法能比较小刀和铅笔这两种长度差不多的物体谁长谁短? ①可以用方格纸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②教师演示测量小刀的长度(4格长) ③小结:物体的长度是指物体较长边的长度,用方格纸测量物体长度时,数物体的边在方格纸上占了几格长 3)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记录其他物品的长度 总结:像这样用尺量或者用方格纸来比较长度的方法,我们叫做:度量法(板书) 同桌讨论 学生操作 预设: ①利用直尺等 ②对折 学生演示 学生回答 同桌交流 预设: ①重叠法 ②用尺测量 学生测量 PPT 学生通过用直尺或者方格纸等方法的实际操作,对各个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从而进行长度的比较,从直接比较过度到间接比较,为后续的测量长度学习打下基础。 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主要学习了观察法、重叠法和度量法,这三种方法都是用来比较物体的长度,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长度比较” 揭题:长度比较 变式练习 1.出示被遮挡住部分的三支铅笔 1)说一说,这三支铅笔哪支最长 2)显示三支铅笔的实际长度 3)小结:在我们进行物体的长度比较时,一定要知道物体的全部长度 2.出示被遮挡住部分的两条绳子 1)说一说两条绳子谁长谁短 3.两支铅笔进行比较 1)你能用什么办法比较出两支铅笔谁长谁短 ①说说你的想法 2)媒体显示比较结果 小结:当物体长度差异不明显时,我们可以用重叠法或者度量法来进行长度比较 学生交流 预设: ①第二支铅笔长 ②三支铅笔一样长 ③没有办法进行比较 学生回答 预设: ①无法比较 同桌讨论 学生自由交流 PPT 通过对显示不完整的物体进行长度比较,使学生感受到进行长度比较的前提是物体必须完整显现。 通过“⊥”摆放的两支铅笔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比较两个物体长短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课堂总结 1.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 通过回顾整节课的形式使学生对长度比较的要点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拓展延伸(机动) 1.出示小胖和小丁丁上学的两条不同路线 1)这两条路哪条比较近 2)说说你的比较方法 同桌讨论 学生交流 PPT 设置比较路线远近的问题使学生对线段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感知线段可以作平移等移动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