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隔位退位减 课时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计算原理。 教学准备: 课件,常规学具 教学设计过程: △:出示教材例7中的画面,阅读人物对话。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让我们根据已给的条件解决什么问题? △:求“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04-108=? 百 十 个 2 0 4 -1 0 8 ———————— 学生列出竖式,观察竖式,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同学们在计算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摘要记录: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是0,不知怎么办? △:哈哈哈,问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隔位退位减 △:拿出计数器,我们用拨珠的办法试一试,自己操作,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完成,并交流计算结果。 △:提示,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i,十位上又没有,再从百位上拨去一颗算珠,十位上现在有十颗算珠子,接下去怎么办? △:联系拨珠的过程,再次进行竖式计算。指名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师重点讲解中间有0的减法计算过程强调十位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讲解演算方法,让学生一起验算。 △:这节课的减法计算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师提问,生回答。强调十位被个位借走一个,原先的十就剩下了9。 △:再用小棒演示一下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让学生明白十位由10变成9的道理。 △:现在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一: 教科书上的想想做做1:你会算一算,比一比吗? 比较前面两题和后面两题在计算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问题二:想想做做第2题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请学生讲解每题的错误出在哪里,该如何改正。 课件出示问题三:第78页的第3,4,5题 第3题,通过计算和验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隔位退位的处理方法。同时注意学生中通过验算发现计算错误的例子,并组织展示和交流。 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再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还需抓住题意对学生进行口腔卫生,保护牙齿的教育。 第5题,先估算再笔算,比较两种计算的结果,体会各自不同的特点。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指名回答,并作全课总结。 △: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即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应该注意某个数退去了1,要记得减去1,再减减数。 附板书设计: 隔位退位减 204-108=96(幅) 204 -108 —————— 96 答:一年级同需了96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