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面积单位的认识 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面积单位的认识 苏教版

资源简介

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的大小。
2、能够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于是引出面积单位。因为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如:我家的房子面积是13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房价是3500元等,但是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教具准备
一把米尺、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一个1平方米的旧报纸做的正方形、1颗小药丸、橡皮擦学习单等。
学具准备
一把学生尺、从数学书111页剪下来的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前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请小朋友们看看黑板面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比,哪个的面积比较大?课桌面的面积与数学史封面的面积比呢?(让学生知道面积有大有小)接着问,小朋友们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请学生用手里的数学书或文具盒或练习本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的大小。学生动手量一量后汇报量的结果,教师板书:8本数学书的封面的大小,16本练习本封面的大小,22个文具盒封面 的大小。教师谈话:桌面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为什么量得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学生知道使用的工具不同,量出来的结果也不同)教师:为了测量和计量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学平方厘米。
(1)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最小的小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生:1厘米。师: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并板书。
(2)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并拿起这个小正方形和自己的指甲盖比一比,看看1平方厘米与我们的那个指甲盖差不多大。生:比一比,回答与我们的大拇指的指甲盖差不多的。
(3)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一题,教师指名提问为什么。
(5)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二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用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的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
(6)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图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师:学生说完后,教师在一边出示物体一边讲解那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2、教学平方分米
(1)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蓝色的正方形,并用分米做单位量一量它的边长,学生用分米作单位量一量从数学书第111页剪下来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
(2)学生:边长是1分米,教师: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并板书。
(3)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面积的大小。
(4)学生估计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级平方分米,估计学习单的面积是级平方分米。
(5)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教师听完学生汇报后再出示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看。)
3、教学平方米
(1)教师提问如果要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面积和测量操场地面的面积是多少用平方厘米还是平方分米?学生:都太麻烦了,单位太小了,量起来不方便。
(2)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旧报纸做的正方形,并告诉学生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让学生猜一猜它的边长是多少。学生猜一猜。
(3)一个学生量一量旧报纸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教师: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并板书。
(4)学生估计1平方米的面积能站几个小朋友,学生估计,并实践出来站一站。
(5)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并说说测量什么的面积时用平方米。
三、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我们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教师:1平方厘米有多大?学生:和我们的大拇指的指甲盖的面积差不多大。教师:1平方分米有多大呢?请小朋友们用手比一比。学生:伸出手比一比。教师:1平方米有多大呢?学生:1平方米的地板大约能站12个小朋友。
四、巩固练习。
1、幻灯片出示练习题,学生回答完整后教师问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但是形状不一样。
2、幻灯片出示数学书第63页的第3题,学生先自己填在书上,教师指名回答,解答结束后再问问:小朋友们在选择面积单位时,怎样选择呢?学生:看看面积的大小来选择,如果面积很大就选择平方米,如:房屋的面积、操场的面积。如果面积很小就选择平方厘米,如:邮票的面积、扑克牌的面积等。不大不小的就想想平方分米,如: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桌面的面积等。当然也要注意面积单位前面的数字。
3.幻灯片出示第63页的第2题。学生先填一填,然后再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1)厘米是长度单位,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2)1厘米表示的图形是一条线段,1平方厘米表示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
五、作业布置。
1.与爸爸妈妈用旧报纸做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用来量一量自己的房间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2.完成《学练优》第33页。
教学反思:因为本节课的概念抽象、知识点多,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学生发展规律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宗旨,让学生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课上,我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设了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获得了积极是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