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的表示学习目标: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数字设备对信息社会的意义。了解各种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理解信息活动中的具体任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二进制的含义及其表示方式;二进制的应用场景;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学情分析】个性特征:初一的学生尚未脱离形象化思维,性格也较为活跃,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先验知识:学生基本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和信息载体,能够熟练操作信息化设备。学习风格:多数学生是视觉型风格,尽可能给学生呈现形象化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效果。信息素养:身处信息社会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其次经过生活实践和相应的学科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初步的信息素养,包括网络搜索、拍摄视频等。但是却没有相应系统科学的信息知识。【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学生能力理解二进制的内涵和表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二进制的含义。能够列举至少3种不同的二进制使用场景。能够尝试运用二进制的方式解决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化繁为简,学生能够从二进制的表示方法中学会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信息理论。3.情感目标:感受二进制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进制的含义及其表示方式。教学难点:二进制的具体写法;【教学媒体】教学ppt、图片【教学时数】1个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判断题,判断题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那么用数字表示的话,可以是1和0。大家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有两种选择形式的事物呢?学生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开关、电灯等)教师活动:这种形式就是二进制,有两种表示状态,也是信息的表示方式。课堂讲解教师活动:提问,什么是进制?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同学们,你是如何理解进制的呢?学生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进制是一种数字的周期计数方式)。教师活动: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进制?学生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如24小时钟表计时、十进制等。教师活动:以十进制为例,一个周期是10个数,以24进制为例,则一个周期是24个数。同理二进制,则一个周期是2个数,达到2的时候,则前进一位继续计数。我们的计算机就是用二进制进行技术。现在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小组交流活动一、计算机为什么要用二进制?教师活动:同学们根据老师发放的素材,进行阅读理解,归纳总结计算机运用二进制的原因。学生活动: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活动:讨论活动结束,由大家来汇报成果。学生活动:汇报自己的结果。知识点:计算机运用二进制的原因:二进制简单易编码、存储容量大、适合逻辑运算、容易进行二进制转换等。教师活动:讲解。二进制简单易编码在于逢二进一,在技术上也很容易实现两种状态。现在做个小活动,我有两个灯泡,代表我的数学作业,我的数学作业做完,则可以出去玩,我的数学没做完,则不可以出去玩。做完作业用1表示,没做完用0表示。我们可以用1和0表示以下结果。是否做完结果1出去玩0不出去玩接着,又有了语文作业。同样,做完作业用1表示,没做完用0表示。那么两个作业都要做完,才能出去玩。我们可以用1和0表示以下结果。语文作业数学作业结果11出去玩10不出去玩01不出去玩00不出去玩大家通过表格可以得到什么规律呢?学生活动:讨论规律。1.发现有2种状态时,二进制有1位数,两种状态时,二进制有2位数。看到老师发得素材,总共有几种状态。活动二、计算机是如何进行转换的?以十进制为例。教师活动:正整数转成二进制,除二取余,然后倒序排列,高位补零。教师演示数字11转换成二进制。布置:学生自主转换数字8和数字10进行二进制转换。学生活动:开始讨论,讨论结束后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活动:既然转换这么复杂,有什么通用标志转换码呢?ASCII码。ASCII((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它的出现使得编码进行了统一。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通过查找ASCII码,来填写表格。二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字母00000000001000001A00000001101000010B00000010201000011C00000011301000100D00000100401000101E00000101501000110F00000110601000111G归纳总结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回顾知识。二进制的含义及其表示、二进制的运用场景、ASCII码的表示。课后作业请大家设计一句英文自我介绍,并根据英文找到对应的ASCII码表,用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将作业提交至课堂派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