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图文混排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各种图文混排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 灵活利用图像的组合与拆分调整版面。 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将图像与文字设置为不同版式后的版面效果,然后自己归纳出各种混排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灵活地运用版式、组合、层次等技术,美化版面,增强主题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进一步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安排版面、调整布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图文混排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能做到灵活运用。教学难点:一是紧密型版式与四周型版式的区别;二是图像组合后的版式。三、教学设计 课堂中我以学生探索学习为主,通过实施一个个的小任务,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尽量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及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如下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任务驱动法 3、成功体验法 并引导学生按以下学法完成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法 2、协作学习法五、教学准备 1、具有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网络机房,学生人手一机。 2、准备相应的图片素材库和相关文档。 3、准备相应的测试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时间安排 1. 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文档中插入图像,使枯燥的文字生动了许多,具有了很大的吸引力。不过,图像和文字的编排版式,对美化版面,突出主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图文混排,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下面 3 篇文档中图 像与文字的关系,并找出与其他的 2 篇不同 的 1 篇。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导入自然,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时间约 3 分钟 2. 新授 环节一 图像 师:用多媒体网络出示 3 篇图文混排的文 档,其中 2 篇是嵌入型 1 篇是四周型。与此同时观察学生举动,看课堂效果。鼓励学 分组讨论:通过观察比较将不同版式的文挡找出。并说出不同版式的特点: 的版式 生积极发言,找出不同的 1 篇,并说出其不 同点。再出示 2 篇嵌入型和 1 篇浮于文字上方的版式 , 请学生找出。此时学生情绪高涨,紧接着再出示 2 篇嵌入型和 1 篇衬于文字下方的版式 , 请学生找出。 师总结补充:这几种图文混排的版式,每种版式有各自的特点。 师:下面我们看一下这几种版式如何制作? 文字处理软件为我们提供了这几种版式,让学生打开并观察环绕式设置对话框,然后请同学们打开指定文档并插入一张指定的图 片,参考课本 71 页、 72 页的操作步骤尝试进行图文混排。将每一种版式均试一次, 观察其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的环绕方式提供了几种,默认为何种版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尝试操作,使学生体会它们的异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自学加油部分。 时间约为 5 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 环节二 紧密型、四周型版式的区别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对紧密型、四周型区分不开。 师:让学生打开文档及图片素材库尝试制作图文混排,引导学生观察默认的版式 师:分发给学生一些规则图片和一些不规则图片,使学生学会区分规则与不规则图片, 并尝试用规则图片和不规则图片分别制作四周型和紧密型图文混排版式,并观察用规则图片制作的两种版式是否相同,用不规则图片制作的两种版式是否相同。 师:多媒体展示补充总结 分组讨论: .规则图片制作的四周型和紧密型图文混排版式是否相同。 .不规则图片制作的四周型和紧密型图文混排版式是否相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讨论、归纳和总结, 明确 不同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比较紧密型和 版式 特点 适用范围 四周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约为 10 分钟 嵌入型 图像嵌入文字中间,把文字隔成上下两部分 专业书籍 举例:信息技术课本的插图。 四周型 文字围绕在图像的四周。 文字较多的文档 举例:报纸 紧密型 文字紧密地围绕在图像的周围 外轮廓不规则的图像。举例:评价手册 49 页图 浮于文字上方 图像浮于文字上方,调整不好会遮蔽文字内容。 名片、贺卡等文字少图像多的作品。举例:名片 衬于文字下方 图像衬于文字下方 用于图像为文字做背景。 举例:学生所用有图像的信纸。 环节三 图像的组合 师:我们刚学习了插入一张图片的排版,那么插入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图像是否与前面的排版一样?让学生尝试一下将多张图像采用一种版式的排版。 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我们在调整多幅图像时出现了调整困难的情况。怎样才能既保持它们的位置和大小的相对固定,又使版面调整变得比较轻 学生试着操作一次,回答: 一样,但是需要对每个进行设置,有点麻烦。 学生:组合后的图像变成一个整体,很方便。版式默认为:“浮于文字上方” 学生尝试修改组合后的图像操作,结果学生答无法 松呢?下面我们将相关的多幅图像进行组 合,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打开指定的文档,并从指定的图片库中选择多幅图像插入文档中。参考课本 75 页的操作步骤尝试一下图像的组合。 师巡回指导。 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学生插入的图像默认为嵌入型,不能直接将图像组合。 师指导学生将图像版式改为其他版式,然后再组合。待学生操作完毕,让学生调整图像位置,并观察所设置的版式为何种版式。 师:让学生尝试将组合后的图像中的任一幅图进行修改。并巡回指导,在学生无法修改时,师讲明如要修改必须先将组合拆分,如何拆分?参考课本 76 页的操作步骤,尝试拆分并用简单的方法再次组合。 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为什么要对图像进行组合。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组合。 组合后版式自动调整的版式为哪个。 在什么版式时无法对图像进行组合,应如何解决。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自学加油部分。 时间约为 10 分钟 3. 课堂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自由练习创作,并选出优秀的作品展评。 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时间约为 10 分钟 4. 课堂 师:出示测试题 分组讨论,并积极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及时 测验 图像的版式默认为哪种版式。 列举几种图像的版式。 巩固知识的良好学习习 惯。检查学生掌握课堂知 识的情况。 3. 调整多幅图像的版式的操作方法。 时间为 5 分钟 4. 不同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课后) 5. 通过哪个键的配合使用,可以选中要组合的多幅图像。 6. 进行组合的图像不能为哪种版式。 7. 组合后的图像对象版式将自动调整为哪种版式。 8. 能够灵活进行组合、拆分及重新组合操作。 5. 小结 师总结:图文混排技术制作虽然简单,但要产生图文并茂,相映生辉的视觉效果,却非一日之功。只要同学们用心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设计和创作美的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勇于创新。 时间为 2 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