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3.1《插入图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泰山版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3.1《插入图像》教案

资源简介

第 1 节 插入图像
(一)教材分析
《插入图像》是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中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根据信息表达的需要甄选合适的图像并引入到文 档中,能够根据图像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合理调整图像的大小及位置,根据需要来适当修订图像的格式。
(二)学情分析
在新课的学习之前,让学生熟悉 Word 菜单中的命令,重视实践操作,但要避免单纯的操作学习,一定要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来修饰文档。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
1、根据信息表达的需要甄选合适的图像并引入到文档中。
2、根据图像与文字的位置关系合理调整图像的大小及位置。
3、根据需要适当修订图像的格式。过程与方法
以制作竞聘宣传单为任务情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科学合理地引入图像,可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途径获得图像素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甄别合适的图像引入到文档,能根据文章的主旨以及图文的关系对图像进行适当调整。
2、教学难点
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培养学生准确判断信息需求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
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主要是从丰富和增强信息表达能力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关键点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明确引入图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还是为了装饰版面;二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片与文字的关系,并能根据图文关系调整图片的大小与位置。
(六)教学准备
一篇文档、图片、 Word 软件、广播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




设计意图
情境激趣
【教师活动】
展示一篇已经设计好的图文并茂的文档。在文档中插入图像,可以使枯燥的文字生动许多,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讲述自己见过的如手抄报、黑板报等好的设计文档。
教师明确主题,启发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学生活动】
①培养学生对图像的甄别、判断和
探新知识
①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自选图形
修饰能力。
②图片的调整与修饰
【教师活动】
② 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师展示图片样例,明确操作对象, 鼓励学生自主讨论完成。给予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必要的帮助。
新知识研讨
1 、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和自选图形。
【教师活动】
①初一新生,着重使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
教师展示样例,演示操作过程,提出操作要求。
【学生活动】
②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交叉分组, 意在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行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点带面,提
高效率。
学生观看演示,打开课件中实例,按要求操作。遇到困难,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内评测,展示优秀作品。
2 、图片的调整与修饰。
【学生活动】
在已提供的文档中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灵活运用裁剪、版式等图片工具栏上的工具进行修饰。
【教师活动】
明确引入图像是为了突出主题和装饰版面并举,要合理布局图片与文字的位置关系。
实践体

展示各组的优秀作品,同学们发表个人观点,品评其中的优缺点。
给学生最大的发挥能力的空间,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小结
【教师活动】学习总结菜 ◆ 图片工具
对 ◆ 图片调整、修饰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内容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问题探讨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本节课以重视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安排、图像处理等与文档编辑相关的内容,提高他们图像处理、文档修饰和排版的能力, 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2、由于个人能力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应该重视分类指导和异步教学,最大程度的高效率的利用课堂 45 分钟。
教学评价:
本节课重视实践操作,对其效果如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操作技能评价,着重看学生对图片、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等工具栏上工具按钮的操作熟练程度。
(二)信息素养评价,着重看学生对图片编辑和文档的修饰是否合理,能否对版面美化和突出主题起到烘托的效果。
教学助力和加油:
教学助力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插图在文档中的作用,强调利用图片渲染和烘托文档主题,从而进一步丰富信息的表达。
教学加油方面主要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凭借想象,让自己编辑的图片和修饰的文档在合理的基础上真正地做到“与众不同”和“焕然一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