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4.1《编辑数据》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泰山版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4.1《编辑数据》教案

资源简介

第 1 节 编辑数据
(一)教材分析
《编辑数据》是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中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分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软件,但是作为 Office 办公系统成员之一的Excel,与其它组成软件之间,无论在菜单上,还是在技巧上,都有相似的地方, 学生并不陌生。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只在一些关键性的概念与界面元素上加以讲解与引导即可。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
1、数据的整理、分类和数据的表格化。
2、使用电子表格输入和编辑数据。
3、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必要的数据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体验电子表格软件与文字处理软件菜单、界面与操作的异同,总结在电子表格中进行数据输入和编辑的方法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养成规范数据的习惯,通过体验电子表格对数据的录入、编辑、保存和计算等操作,体会电子表格组织、加工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电子表格组织数据的方法和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2、教学难点
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五)教学策略
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让学生去进行分析,切实让学生感觉到数字背后所隐藏着的价值。二是注意把握本章的写作目的和学习要点,运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习新知。
(六)教学准备
Excel 软件、广播教学软件、教材、评价手册。
(七)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
具 体 内 容
设计意图
情境激趣
【教师活动】
展示一篇已经设计和计算好的表格,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和讨论。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交流数据的由来。
教师明确主题,启发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学生活动】
①熟悉概念元素:工作簿、工作表、单元
①培养学生对表格的判断和修饰能力 。
新知识
格名称、编辑栏等。
②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或数据。
② 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图片样例,明确操作对象,鼓励学生自主讨论完成。给予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必要的帮助。
新知识研讨
1 、输入和编辑数据
①初一新生,着重使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和提高他们协作学习的能力 。
②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交叉分组,意在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行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点带面,提高效率。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教材 P86 页表格样例,演示操作过程,提出操作要求。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演示,按要求操作。遇到困难, 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内评 测。
2 、利用公式计算
【学生活动】
利用表格已经输入的数据,按公式
“ C3+D3+ ……”,求出合计和节余。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体会填充柄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单元格数据发生变化时,不改变公式, 结果会自动处理。
3 、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学生活动】
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如何用 sum 函数求出合计和节余。
【教师活动】
明确 P89 页函数的功能,学会应用。
小结
【教师活动】学习总结菜 ◆ 编辑表格
对 ◆ 公式与函数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内容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问题探讨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本节课以重视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
2、由于个人能力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应该重视分类指导和异步教学,最大程度的高效率的利用课堂 45 分钟。
教学评价:
本节课重视实践操作,对其效果如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否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完成数据的输入与编辑,能够利用公式与函数,达到所要求的基本目标。
(二)是否在知识迁移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助力和加油:
教学助力方面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整理、分类和表格化是数据组织与存储的基础知识,弄清表格化处理的过程、表格的构成、行和列的关系。
教学加油方面主要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单元格的美化,以增强数据的可读性和对比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