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 人教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 人教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
科目:数学 学生年级:二年级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是没有括号的同级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教材先让学生回忆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让学生在回忆计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进而学习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明白,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是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在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学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轻松愉快的掌握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自学、对学、群学、展示”等学习方式,课堂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学习。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没有括号的同一级计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我们上个学期学习过加、减法的计算,你会算“知识回顾”这两道题吗?(投影)请马上算一算。你是怎样计算的呢?(小组加分)】
知识回顾(我会算)
16+9-8= 35-17+6=
【过渡: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题是(板课题:同级混合运算)(请齐读学习目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结合昨晚的预习,完成“挑战自学能力”第1、2两题。】(完成就开始对学)(请开始群学)快完成的小组加20分。
【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谁展示第1题?】
二、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第47页例1。
(二)挑战自学能力:
1、通过自学,我能说说例1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预设补充:①已知条件: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②所求问题: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过渡评价:说得真好,你真会分析题目,小组加分。那么,你会根据刚才的分析进行列式计算吗?谁展示第2题】
2、我是这样列式计算的:
【预设质疑补充:①分步计算: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53-24=29(先算减法),下午又来了38人:29+38=67(再算加法)。②综合式计算:53-24+38=67(也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③脱式计算(板书)。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等号怎样写?38怎么办?再算什么?。 你能完整地再说一遍这道题是怎样算的吗?】
【小结:(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过渡评价:同学们都表现非常的棒,小组加50分。现在我们学会了脱式计算,你会活用知识解决这道题目吗?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第3、4两题,完成就对学。】
3、我会脱式计算:
25÷5×3

【预设质疑:脱式计算(板书)。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除法?等号怎样写?3怎么办?再算什么?。 你能完整地再说一遍这道题是怎样算的吗?】
【强调:调脱式计算的格式和运算顺序】
【小结:(板书):只有乘除法时,也是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过渡评价:同学们真会活用知识,小组加分。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说一遍吗?谁展示第4题。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一遍。】
4、通过以上学习,我发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 )按顺序计算。
【过渡:这节课你究竟有没有达成学习目标呢?请先完成“目标检测”第1题(完成就给老师批改)】(“一改二,二改四”,问谁展示?)
三、目标检测
1、我会填空: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 )按顺序计算。
(2)在计算45-17+28时,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3)在计算12÷3×6时,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过渡:请继续完成第2题(完成就对学)】(直接展示)
2、我会脱式计算:
23+6-11 2×8÷4 72÷8÷3
【强调:调脱式计算的格式和运算顺序】
【过渡:同学们真会脱式计算,小组加分。】
【结束: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呢?请完成学习反思。】
【学习反思】在这节课的学习里,我(有)(没有)达成学习目标,我有参与 (展示)(质疑)(补充)(纠正) 。

学生根据问题,依次回答
学生先独立自主完成
完成就对学
完成的对子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群学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集体交流
(完成的组长上来加20分)
小组代表展示
(学生自由发言:
纠正
补充
质疑)
展示的小组加20分
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题
小组代表给老师批改
“一改二、二改四”
(快完成的小组加20分)
学生继续完成第2题
完成就对学
代表上台展示
(加分)
请几位学生勾一下,并说一说收获。

复习旧知引入,为新课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完成的能力
互助互学,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归纳总结
通过展示
再次学习,集体订正、小结
新知识的巩固
把课堂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胆量
总结回顾,加深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 53-24+38=67
53-24=29
29+38=67 从左往右 从左往右
53-24+38 25÷5×3
=29+38 = 5×3
=67 = 1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 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时的是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本节课重点学习用脱式计算的方法计算混合运算。刚开始上课,教师设计了两道连算活动,这样连续计算的试题,让学生感受了计算的顺序。既帮助了学生回忆旧知,掌握了同级混合运算,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倡导学生讨论交流与主动探索,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交流汇报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并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完善自己,不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较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