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生物进化的历程 主备人 复备人 课时安排 1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知道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和重要的证据。 3.说出动植物进化的历程,形成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证据和假设的关系。 2.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具有观察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生物进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2.了解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动植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诞生后的10多亿年后原始生命诞生了,有可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无机物。以后原始生命是怎样演变成各种各样的生物的呢?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同学们都知道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进化的历程,我们已不可能看到,因为这一过程不可能重演。那我们怎样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呢? 二、预习检测 自学课本27-30页,完成下列问题 1.能够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有 、 、 等不同方面。 2.生物进化树不仅可以简明地表示出 ,显示 ,而且揭示了 。 3.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 、 、 的过程,形成了现在物种的 。 三、课堂活动 活动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一)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化石研究视频、图片,阅读课本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P27,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引导学生阅读P28及P39相关始祖鸟内容,播放始祖鸟研究视频,展示始祖鸟图片,据图23-4回答下列问题: 1.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征像爬行动物,哪些特征像鸟类? 2.始祖鸟的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二)引导学生阅读P28及P39相关化石分布规律及其他生物进化证据内容,播放课件及视频,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在地层分布有何规律? 2.为什么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 3.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 活动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引导学生阅读P29生物进化树的内容,播放相关生物进化树课件及视频,引导学生填写图23-5生物进化树中方框的内容。 活动三:尝试总结 引导学生阅读P30及P38动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内容,播放相关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动植物的进化历程并作出评价总结 四、课堂小结 1.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3.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规律:由简单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五、检测反馈 1.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 ) A.被覆羽毛 B.前肢形成翅膀 C.空腔中有牙齿 D.嘴的外形象鸟喙 2.化石记录显示,在时间越晚地层越近的底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C.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 B.功能由低等到高等 C.形态由小型到大型 D.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