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课题4.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大及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小脑脑干的功能;掌握反射及反射弧。3、了解人体的内分泌腺掌握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腺体和功能,理解有关疾病。4、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理解人体的各种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学习重点1、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人体通过眼、耳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4、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激素的调节作用。学习难点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反射弧、视觉的形成、几种激素的比较等。预习案1、条件反射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以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是一种的反射。2、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食物)与(铃声)的多次结合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当条件刺激改变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的条件反射也随之消退。3、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或晶状体曲度过,物像落在视网膜的矫正:戴透镜4、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或晶状体曲度过,物像落在视网膜的方矫正:戴透镜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6、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行课案1、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3、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4、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5、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激素的调节作用。6、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反射弧、视觉的形成、几种激素的比较等。7、描述神经元、脊髓和脑的结构和功能8、描述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和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9、说出垂体、甲状腺、胰岛分泌什么激素?10、耳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检测案1.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2.近视眼的根本原因是()A.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B.角膜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C.玻璃体变凸不能恢复原状D.视网膜变凸不能恢复原状3.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4.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A.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B.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5、下列各种反应中,与其他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6.如果你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就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得更大了,这说明耳廓能够()A.传递声波B.感受外界刺激C.收集声波D.产生神经冲动7.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的产热量会明显增加,与此关系最密切的调节因素是()A.胰岛素增多B.生长激素增多C.性激素增多D.甲状腺激素增多8.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部分()A.大脑B.脑干C.小脑D.脑神经9.下列现象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饭后肠胃蠕动B.人在寒冷时身体发抖C.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D.衣藻游向光照适宜的水域10.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A.鼓膜破损B.听小骨受损C.半规管受损D.听神经受损11.下列功能不属于脊髓的是()A.反射B.脑与躯干之间的联系通路C.脑与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D.躯干与内脏之间的营养通路12.一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A.只与一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B.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C.与所有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D.与自己的短突起相连接13.人体能够完成特定的动作是因为()A.神经系统的调节B.神经系统的收缩C.肌肉的自然收缩D.骨骼的自由运动14.老年人常患远视,其主要原因是()A.晶状体凸度太大B.瞳孔变小C.眼球前后径过长D.晶状体凸度变小15.成年人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可预防()A.侏儒症B.呆小症C.巨人症D.地方性甲状腺肿16.当人遇到令人激动的事时,往往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生长激素B.肾上腺激素C.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17.眼球中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结构是()A.角膜B.玻璃体C.房水D.晶状体18.呼吸道感染时,常并发中耳炎,其病菌的传播通道是()A.外耳道B.咽鼓管C.鼓室D.内耳19.下列哪项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类型()A.看见红苹果分泌唾液B.小孩看见护士走来就哭了C.看小说看得声泪俱下D.听到铃声走进教室20.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最大区别在于()A.构成腺体的各组织不同B.在体内分布的位置不同C.腺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D.分泌物排出的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