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教学设计 1-1 编辑文章 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 学能够在文章中快速、准确地查找并替换文字,提高编辑效率。 技能目标 尝试修订与批注文章,理顺写作思路,纠正写作错误。 体验用校对功能检查文章中的错字、别字,提高容质量。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文字的编辑技术来提高思想表达的效率与质量,并通过了解书写工具发展的历史来增强有关文字工具及书写历史方面的文化素养。 内容分析 本节从技术学习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的角度,采取与作文课整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围绕写作需求,对基本的编辑、修饰和版式设计技术加以认识;从文化角度认识到不同的字体、版式的特点与意义。 学生分析 由于本节容在小学时已有所涉及,但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学生分为一帮一的学习伙伴。对基础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实习基本操作;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从中选出小组长,配合老师的教 学, 成为 老师和同学的得力帮手。 教学重点 重点是修订技术的操作,疑点是修订的作用。 教学难点 重点是修订技术的操作,疑点是修订的作用。 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探索学习为主,通过实施一个个的小 任务,使教学容合理流动,尽量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高 效中进行,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设计如下的教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成功体验法。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安排 时间 安排 补充 激趣导入,提高兴趣(创设情境) 在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修改”、“抄稿”人手,提出可以提高效率的技术的价值。 实践引导,学习新知 在实践中,注意基本编辑技术(删除、插入、改写等)与自动化编辑技术(查 找替换)的区别,做到在对比操作中 体验,在效果体验中思考。 (1)替换文字 替换时要注意“选 学生分析 学生尝试操作 分组讨论交流 3 7 列举一些名作家的写作实例 避免单纯的操作学习, 一定要与实践应用 择性替换”,即不能 盲目全部替换,防 小组讨论 独立完成 (作 文 止替换了不应替 换的容。 10 等) 相结 (2)修订文章 合来 领悟 修订技术属于审 各项 阅功能之一,在操 技术 作上是审阅工具 的价 栏上的一个开关 值。 按钮。要注意几个 要点: 5 本部 分从 第一,审阅工具的 替换 调出:执行“视图/ 工具栏/审阅”菜 单项。 文字来理 解编 第二,修订功能的 辑技 开启:单击修订按 术的 钮。 自动 化, 第三,修改之后的 可以 应用:接受修订与 5 通过 拒绝修订。慎用“接受全部修订”功能。 对比传统 4.深化知识,开阔眼界 文字 编辑 基本 自从人类发明文 技术 字,文档的书写就 (涂 在社会文化中占 抹 据着非常重要的 地位。这可从两方 等) 认识 面理解相关实侧, 其优 一是传播(排版、印刷),二是创作(输入、编辑)。 势。 5.课堂练习(巩固与提高) (1)指出下面技术中,哪项与提高 注意尝试 文本编辑的速度 批注 关系不大。( ) 技术 A.查找/替 换 B.段落移 动 C.设置字体 的应 用, 并能 适当 D.打印文稿 地删 (2)指出下面技 术中,哪项与提高 除批 注。 文章写作的质量 最相关。 师生活动安排 时间 安排 补充 ( )A.语法校对 B.审阅修 小组交流 订 C.删除文字 D.复制文字(3)使用文字审阅功 能对自己或同学 的一篇文章进行 修订与批注,完成 后交换阅读,对修 订的容进行接受 讨论 或拒绝操作。答 案:1. A B 2. A B 5 6.拓展、加油 对校对功能的尝 试,主要是要让学 生有针对性地理 解这种技术的价 值——通过纠错, 提高文章质量。注 意,文字处理软件 校对有局限性,可 以结合黑马校对 等较专业的软件 探索如何提高校 5 对功能(文字错误 智能化判断程度), 比如校对库的选 学生自我评价 择等。 对字数统计技术 的体验,要注意全文统计与部分容 (选择容)统计方 法。统计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书写的规模,在以后的版面设计中也可继续讨论统计字数对版面安排的重要作用。 四、评价 评价建议从两个层次实施。第一层次是操作技能评价,是否熟练掌握编辑操作,第二层次是素养评价,即对技术的价值性的认识,如对王选发明的激光照排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推动。在平时中也要适当安排一点关于编辑技术对书写能力的负面影响(如书法的退步等)的了解。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