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 小学信息技术 第7课 神奇的放大镜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教版 小学信息技术 第7课 神奇的放大镜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七
神奇的放大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遮罩动画原理,制作放大镜效果动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探究完成制作放大镜动画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求知欲及体验创作作品的成就感。
教学
重点
遮罩原理与放大镜遮罩动画制作方法。
教学
难点
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示
课题
师:同学们玩过放大镜吗?
今天我们就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放大镜效果的动画。
生:玩过。
开门见山提示课题。
游戏
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先请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猜猜这是哪儿》。提示:拖动游戏界面圆形,通过观察发现圆形后面的场景是什么地方?
师:这个游戏是采用FLASH遮罩效果来实现的,那么什么是遮罩呢?
学生动手操作,快速发现是同学们熟悉的计算机教室。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
遮罩
原理
师:遮罩动画最少有两层,被遮罩层与遮罩层,刚才游戏里计算机教室图片就是被遮罩层,上面的遮罩层就相当于开了一个小孔,我们透过小孔看到被遮罩层的一部分。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及观察课件初步理解遮罩动画原理。
结合《猜猜这是哪儿》游戏直观理解遮罩原理。
素材
下载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图案相同的两张图片——大图与小图。请同学们下载并导入到FLASH软件。
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下载并导入图片到库。
为节省时间老师提前制作好图片素材供同学下载。
绘制
镜片
师:现在请同学们制作一个无笔触颜色的100
100的正圆图形元件命名为镜片。
学生制作如有问题参照“技术支持”或求助老师与同学。
锻炼同学自主学习能力。
插入
图层
师:《神奇的放大镜》这个动画我们共需要三层,从下到上分别为“小图、大图、镜片”。请同学们插入图层并重命名。
学生插入图层并为每个图层命名。
图层的命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之间的关系。
添加
对象
师:请同学们为每个图层添加对应的元件。注意每层第一帧的变化是否由“空白关键帧”变为了“关键帧”。对齐方式为小图、大图居中,镜片位于大图左侧。
学生为每层添加对象并按要求调整位置。
培养学生细节观察能力,养成严谨学风。
遮罩
动画
教师演示
1.在第50帧镜片层插入关键帧其余两层插入普通帧;
2.在镜片层第25帧转换为关键帧;
3.调整第25帧镜片元件到大图右侧;
4.创建补间动画并设置遮罩层。
学生观察演示并学习,然后亲自动手完成遮罩动画,测试影片看效果

通过教师演示,掌握遮罩动画设置方法。
分析
总结
师:哪一层是遮罩层,哪一层是被遮罩层?
为什么会形成放大镜的效果?
生:镜片层是遮罩层,大图层是被遮罩层。
通过镜片层我们只是看到大图的一部分,而其余区域是小图。
通过分析加深学生对遮罩动画的理解。
上传
评价
请同学们上传作品到学校网站信息技术作品区并相互评价。
学生上传并相互评价。
分享作品获得成就感,相互评价促进共同提高。
拓展
延伸
请同学欣赏多彩文字、图片背景字、红星闪闪、探照灯、水中倒影、四季变换等遮罩动画。
学生欣赏更多遮罩动画效果。
通过欣赏拓展学生视野,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